增产34.7%!黑河大豆见证ARC耦合技术的“神奇力量”

作者:新洋丰 2023/10/12 8:49:34
10月1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新洋丰等单位共同承担的“ARC生物菌剂提质固氮耦合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进行实打实收现场验收,示范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新洋丰副总裁黄镔以及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洋丰研发农化团队、周边种植户等50余人现

10月10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組對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新洋豐等單位共同承擔的“ARC生物菌劑提質固氮耦合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成果進行實打實收現場驗收,示范區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西崗子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培武,新洋豐副總裁黃鑌以及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新洋豐研發農化團隊、周邊種植戶等50余人現場參加了驗收活動。


圖片


黑河市全域大豆種植面積和大豆產量均占黑龍江省的三分之一,占全國的近七分之一,在黑河市開展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推廣意義重大。據此次驗收示范區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張奇研究員介紹,處理組與對照組不同之處在于,額外添加了ARC微生物菌劑。


本次驗收專家組成員由黑龍江省農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所長李柱剛研究員、大豆專家畢影東研究員、黑龍江省農科院黑河分院院長郭儒東研究員、黑河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陳樹文二級研究員組成。


驗收專家組實地踏查了示范區大豆田間長勢長相,調查了品種、播期及田間管理等情況,分別選取對照區與處理區長勢均勻的地塊,經過面積丈量,采取聯合收割機連片實打實收測產驗收。


圖片

聯合收割機在示范區進行連片收割

結果顯示:施用ARC微生物菌劑后大豆扣除含水量折合畝產152.82kg,對照組折合畝產113.46kg,處理組比對照組增產34.7%。應用ARC大豆提質固氮耦合綠色增產技術后,癟莢率降低,結莢層增多,收獲當天根系仍有大量鮮活根瘤,株高、單株莢數、粒數等與對照組相比分別增加了16.83%、25.65%、29.32%。


圖片
圖片

驗收專家組測算示范區作物產量

圖片

對照田與示范田大豆結莢以及根瘤對比

圖片


增產效果讓現場參加觀摩的種植戶贊不絕口。黑河市愛輝區西崗子村村民徐長勝表示,“今年年初,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用了澳特爾微生物菌肥,大豆在苗期時長得茂盛、抗病、蓋草好,成熟后結角多,每個角都是三四個豆粒,產量明顯不一樣了!”


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ARC耦合技術對于大豆提質增產效果顯著,建議優先在東北大豆主產區推廣應用。


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院士團隊歷經20多年研究,通過從土壤源頭開展黃曲霉毒素阻控和結瘤固氮誘導耦合探索,研發了花生、大豆提質固氮減損增產ARC耦合技術,發明了ARC微生物菌劑,實現了源頭阻控黃曲霉毒素與同步提高生物固氮效率,在不施用根瘤菌的條件下,同步實現黃曲霉毒素源頭阻控與誘導結瘤固氮的耦合,顯著提升大豆、花生單產水平。


圖片

李培武院士(左二)與公司團隊對比分析示范區大豆籽粒


李培武院士介紹道,“今年是第2年在全國開展大豆作物提質固氮綠色增產ARC耦合技術試驗示范,從全國各地實打實收驗收的情況來看,普遍表現在前期用了ARC菌劑以后,植株前期長勢好,苗齊、苗壯,病害的發病率明顯降低。收獲期單株的莢果數明顯增多,大豆籽粒的商品性狀變好,色澤鮮黃,籽粒大小均一,百粒重明顯增加。從當前全國試驗的情況來看,ARC耦合技術為全國大豆單產提升、產能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span>


作為磷復肥龍頭企業,新洋豐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助力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圍繞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23年7月,與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等單位共同承擔了2023年湖北省重大科技項目——“ARC生物菌劑提質固氮耦合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新洋豐在ARC菌劑與復合肥等產品復配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利用公司產能優勢,進行以復合肥為載體的菌肥生產;2023年共在全國布置示范點28處(其中春花生13處、夏花生7處、大豆8處),并利用健全的營銷服務網絡,開展大范圍田間效果驗證,各示范點均表現出菌劑有著增產、促結瘤、抗病等效果。


實踐表明,ARC耦合技術開辟了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生態低碳、綠色高效發展的新路徑。新洋豐將堅持“以磷為基惠四方,肥沃三農豐天下”的企業使命,持續加快推動現代農業新技術轉化應用,為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以及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