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李村的致富之道:产业振兴 富村富民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张港港 2024/5/17 8:49:57
乡村振兴,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富的是老百姓。

#總編走基層#長垣正振興

鄉村振興,在于產業振興。產業振興,富的是老百姓。

走進漿水李村,感受到的是生態優美各類鳥禽隨處可見,嘗到的是產業發展瓜果的香甜。

圖片 1.jpg

在走基層過程中,長垣市蘆崗鄉黨委書記李燦軍向走基層團隊詳細介紹了漿水李村的情況,西臨碧波蕩漾的天然文巖渠,北鄰省道310,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全村共計175戶928人,黨員25人,村“兩委”成員5人。

圖片 2.jpg

近年來,漿水李村不斷夯實黨建基礎,聚焦資源稟賦,在提品質、亮品牌、拓渠道、促融合上動腦筋、出實招,通過多維加持打造特色農業產業。

一是“黨建+”培育特色產業。

運用“黨建+”系統思維,構建“黨建+產業發展”模式,依托村集體經濟,成立長垣市文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360畝,發展“大棚經濟”。探索實施瓜果蔬菜種植及種苗培育,吸納本村及鄰村群眾30余人務工就業,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實現群眾土地流轉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的雙提高。

二是“科技+”提優特色品質。

以智慧農業、科技農業為抓手,一期建成溫室大棚11座,二期建設5座高標準溫室大棚,實現“土壤環境監測傳感器+大棚環境監測傳感器+農業物聯網相機”的智慧化管理。目前通過種植草莓、圣女果、禮品西瓜、甜瓜、有機芹菜等產量大、品質高、市場前景好的產品,2023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39.82萬元,2024年培育種植的“初戀”、“紅顏”草莓,“普羅旺斯”、“紅千禧”、“白砂糖”番茄,市場反映良好,一季度實現收入10萬余元。

三是“品牌+”擦亮特色名片。

充分挖掘黃河灘區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注冊“文巖現代農業”品牌,采取多種宣傳推介方式,不斷加強對“文巖”系列品牌的塑造,加強商標的使用、培育和保護,實施品牌提升工程,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目前蘆崗“文巖”系列農副產品已初具品牌效應。

四是“融合+”壯大特色經濟。

利用市場化手段,將特色農產品種植、銷售與休閑、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集種植、科普、觀光、體驗、餐飲、住宿于一體的多樣化產業鏈條,構建觀賞自然風光、采摘瓜果蔬菜、追尋農耕印記、品嘗農家美食、沉浸式體驗鄉村民俗等多元化增收模式,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圖片 3.jpg

走進漿水李村集體成立的現代農業基地,真正嘗到了“兩瓜一菜”中的甜瓜和西瓜,只能說一個字,甜。長垣市蘆崗鄉漿水李村村支部書記龐紅軍向走基層團隊介紹到,大棚內的西瓜、甜瓜全部使用有機肥料,病蟲害防控全部使用物理方法,農產品完全是天然無污染,且已經通過了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正常畝產1萬斤,整個基地加起來村集體每年收益可達到30多萬元。

在交談過程中,走基層團隊還了解到,由于村集體在生產各方面都采取輔助支持來保證村民的收益,例如村里一名留守婦女常年在流轉土地間打工,年收入可達到兩萬,保證了家庭日常開銷支出。而且村集體成立現代農業基地,相當于村民勞作、村民入股、村民得利,既拉動了村民家門口就業,也發展了鄉村經濟。據了解,每畝流轉土地收益的20%也歸農戶所有。

建設中國和美鄉村,在于村美人和。

村集體帶領村民致富之路始終需要堅持,鄉村振興工作也始終需要努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漿水李村的生活也一定會越來越甜。

圖片 4.jp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