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资企业Q1财报:销量倍增之下暗潮涌动
進入四月底,上市肥企、藥企的2019年年報、2020年的一季度報相繼扎堆出爐。2020開年,在國內外疫情接力沖擊下,全球經濟衰退趨勢明顯。農資行業也難逃趨勢的裹挾,在此陰影下,這個春天,有人歡喜有人憂,可謂冰火兩重天。
對農資企業而言,2020年的第一季度,注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財報季。
雖然一季度煎熬且難捱,但仍有不少企業在危機中捕捉到了新的增長機會,成績單超預期,表現亮眼,充滿暖意和驚喜。當然,背后,亦不乏暗流涌動。
2019年肥企年報:降多增少,芭田凈利大增230.2%強勢領跑!
我們集中搜集了上市肥企和藥企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度財報發現:20家肥企中,12家凈利同比下降,5家實現凈利同比增長,3家虧損。其中,深圳芭田凈利同比增長高達239.32%,一騎絕塵,強勢領跑2019。
營業總收入和凈利同比雙增的有3家,魯北化工、華昌化工和云圖控股。魯北化工凈利同比增長74.98%,華昌化工凈利同比增長41.9%,云圖控股凈利同比增長21.27%,表現搶眼。
營業總收入和凈利同比雙降的有6家,分別是金正大、新洋豐、魯西化工、華魯恒升、司爾特、興化股份。金正大凈利同比下降71.28%,新洋豐凈利同比下降20.49%,魯西化工凈利同比下降40.86%、華魯恒升凈利同比下降18.8%,司爾特凈利同比下降20.66%,興化股份凈利同比下降38.6%,四川美豐凈利同比下降60.67%。
ST柳化、陽煤化工、*ST河化3家都是爆雷虧損。陽煤化工虧損5.24億元、*ST河化虧損6091.7萬元、而ST柳化則是巨虧18.7億元。
整體上來看,化肥上市公司2019年在受制于安全、環保政策趨嚴,上游受原料市場波動影響較大,下游農產品價格低位、農業需求不旺,產品景氣度持續回落,市場波動性增強的惡劣大環境下,不少還保持了盈利,甚至實現雙增,直觀的說明化肥上市公司仍然屬于行業之內最具盈利能力的公司。
2020肥企Q1:史丹利凈利大增56.51%,陽煤化工巨虧2.63億元
今年很多肥料企業都反應說今年一季度銷量都實現了翻番式增長,反映到財報上看確實是,但真正實現凈利同比增長的,尤其是營收凈利同比雙增的,從數據上看還是寥寥。
復合肥巨頭中除了史丹利和中化化肥實現了營收和凈利的雙增之外,金正大、新洋豐都是雙降的。只有史丹利凈利同比大增56.51%,中化化肥凈利同比增了38.3%。
司爾特、云圖控股、瀘天化也都實現了營業總收入和歸母凈利的同比雙增長。行業翹楚云圖控股凈利同比增長47.03%,開年發展強勁;尿素和磷復肥龍頭瀘天化和司爾特凈利分別增長了11.5%、41.24%。
新洋豐、華昌化工、華魯恒升、魯西化工、四川美豐、華錦股份7家頭部肥企一季度營收和凈利同比雙降。
華錦股份跌至谷底335.21%,魯西化的凈利同比降幅達到了95.77%;華昌化工凈利同比下降82.4%;四川美豐凈利同比降至75.89%;新洋豐凈利同比降到43.3%;華魯恒升凈利同比降了33.1%。
芭田股份、大北農、*ST鹽湖、*ST河化、ST柳化5家實現了扭虧為盈,也算是為2020的后續盈利打下基礎。
在20家企業中,陽煤化工、ST宜化2家企業一季度都深陷虧損的泥沼。ST宜化虧損1.9億元,陽煤化工更是血虧了2.63億元。
整體來說,第一季度肥企都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但肥料需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春耕導致農資需求量持續攀升,也催漲了肥料價格,很多化肥上市企業都是搶抓時間滿負荷運轉,量價齊升反映到一季度報表上就是亮眼的數字。
同時,也直觀凸顯了有規模、產業鏈資源優勢的企業在極端情況下的免疫力和抗壓力更穩健,更能扭轉危局,逆勢增長。
史丹利: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56.5%
史丹利于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歸母凈利潤6282.5萬,同比增長56.5%。
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復合肥及上下游企業在一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停工停產。公司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妥快速地實現了復工復產,有效地組織經銷商恢復了經營,保證了春耕用肥的及時供應。公司一季度銷量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銷量的大幅增長使得毛利潤、凈利潤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司爾特: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1.2%,費用管控效果顯著
司爾特于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6億,同比增長65.6%;實現歸母凈利潤6081.3萬,同比增長41.2%。
報告期內,公司2020一季度營業成本7億,同比增長78.6%,高于營業收入65.6%的增速,導致毛利率下降5.9%。期間費用率為9.9%,較去年下降4.5%,費用管控效果顯著。經營性現金流由-7300.4萬增加至5.5億,同比上升859%。
營收和凈利雙增得益于受疫情影響,磷肥主產區之一湖北地區磷肥銷售受影響;2.公司在董事會領導下做出了正確決策,在疫情發生前備足了疫情期間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導致公司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小,同時一季度春耕旺季經銷商備貨積極。綜上公司整體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公司費用控制較好,費用增長比例要低于營收增長速率。
云圖控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7.03%,磷化工產品毛利同比增加
云圖控股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1.5億,同比增長6.7%;實現歸母凈利潤5811.3萬,同比增長47%。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4.5%,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凈利率為2.7%,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據悉,云圖控股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2639.77%,主要系本期套期工具利得增加所致。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65.05%,主要系報告期復合肥和磷化工產品毛利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套期保值利得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營業外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89.87%,主要系報告期處理供應商質量賠償款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
魯西化工: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95.8%,系產品價格下降所致
魯西化工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3.6億,同比下降32.4%;實現歸母凈利潤1529.8萬,同比下降95.8%,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每股收益為0.01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5.6%,同比降低5.6個百分點,凈利率為0.5%,同比降低6.8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32.43%,主要原因系受疫情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產銷量和銷售價格下降所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95.77%,主要原因系受疫情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銷售收入下降所致。
四川美豐: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5.9%
四川美豐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5.7億,同比下降23.4%;實現歸母凈利潤703.8萬,同比下降75.9%,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營產品銷量同比減少,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實現利潤相應減少。
陽煤化工:歸母凈利潤虧損2.63億元,同比下降3963.37%
陽煤化工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8.9億,同比下降18.5%,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上年同期為680.4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利潤總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化工產品市場行情及下游產品需求疲軟,使得主要產品價格比同期下降導致。
湖北宜化:深受疫情影響,虧損1.9億元
湖北宜化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6.5億,同比下降19.1%;實現歸母凈利潤-1.9億,上年同期為2822.3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因湖北各地1月23日以后采取封城、封村、人員隔離、交通管制等疫情防控措施,湖北宜化下屬部分分、子公司生產工人缺員,采購、銷售環節物流受限,導致尿素停產,部分廠礦延期復工復產,磷銨減負荷生產,主導產品磷酸二銨等產品銷售價格從2月初起較上月下降10%左右。
2020藥企 Q1:8家營收凈利雙增,5家虧損
在面臨國內疫情的沖擊的行業大背景下,2020年農藥企業的一季度財報還是實現了逆襲,和肥企一樣不少也都實現了銷量翻番,高光頻現。
在統計的26家企業中,凈利同比增長的有10家,營收和凈利同比雙增的有7家。揚農化工、利民股份、中農立華、江山股份、海利爾、利爾化學、豐山集團、新農股份、湖南海利、雅本化學凈利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農藥龍頭諾普信凈利微降4.81%達到1.31億元。
其中湖南海利凈利同比大增102.34%,利民股份凈利同比增長72.5%,豐山集團凈利同比增長57.99%,海利爾凈利同比增長22.27%。揚農化工、江山股份、新農股份、中農立華凈利同比分別微增了0.38%,3.1%、3.2%、7.64%。利爾化學、雅本化學凈利同比分別增長了15.41%和16.53%。
先達股份、新安股份、華邦健康、廣信股份、勝利股份、長青股份、中旗股份、貝斯美一季度都遭遇了營收和凈利同比雙降的窘境。新安股份和貝斯美凈利同比大降92.5%和96.15%。正邦科技凈利9.06億元,開始扭虧為盈。
而安道麥A、藍豐生化、和邦生物、錢江生化一季度也都以虧損慘淡開場。安道麥A虧損1670.7萬元,藍豐生化虧損1541.4萬元、和邦生物虧損3132.72萬元、錢江生化虧損455.5萬元。
其實,藍豐生化、錢江生化、這2家一季度的虧損也并非偶然,這從它們的2019年年報就可以找到原因:2019年藍豐生虧損3.67億元,錢江生化2019年年報剛剛扭虧為贏。輝豐和藍豐生化都深受 “鹽城響水事件”和環保停督查停產的影響,傷及肌理,還在恢復重啟的過程中,一季度糟糕的業績就是例證。
縱觀今年農藥企業的一季度成績單,說不上全線飄紅,但銷量翻番的也不在少數。當然,銷量翻番的企業增長的原因跟肥企的無二,都得益于春耕市場旺盛需求的拉動,所帶來的的量價齊升。下降的、虧損的企業也都受去年環保、行業低迷和今年疫情沖擊導致的各種內外因素的疊加影響。
諾普信:歸母凈利潤1.3億元,整體銷售收入增長
諾普信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歸母凈利潤1.3億,同比下降4.8%,降幅較去年同期收窄。
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本部以及并表控股經銷商發貨增長所致。凈利增長主要是因受疫情影響,公司增加銷售推廣投入,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投資收益及營業外收入減少所致。
利民股份: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72.5%,費用管控見成效
利民股份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3億,同比增長234.2%;實現歸母凈利潤1.4億,同比增長72.5%。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量價齊升,以及威遠資產組業績并表所帶來的利潤增長。
海利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3%
海利爾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9億,同比增長31.6%;實現歸母凈利潤8366.1萬,同比增長22.3%。
利潤下降是因公司主要產品殺蟲劑原藥吡蟲啉和啶蟲脒價格同比下降較大,市場需求整體疲軟。營業總收入和凈利同比雙增主要原因是吡唑醚菌酯產銷較好。此外,2019年公司收購的凱源祥納入合并報表,新增甲維鹽原藥產品,進一步豐富一體化優勢。
利爾化學:草銨膦量價齊升系業績上升主因
利爾化學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8億,同比下降3.6%;實現歸母凈利潤8338.1萬,同比增長15.4%,為全年增長打下良好開局。
今年一季度湖北洪湖中間體企業供應一直未恢復,影響永農、天盛草銨膦裝置開工。2020年2月草銨膦行業開工率觸及多年來低點,僅28.3%,導致3月起草銨膦價格持續攀升,月底報價13.3萬元/噸,較2月上漲2.1萬元/噸。同時由于2018年來價格持續低迷,流通渠道庫存持續去化至低位,在一季度農藥傳統旺季背景下,價格底部回升進一步刺激下游補庫存意愿,公司草銨膦業務迎來量價齊升。
新安股份:凈利潤同比下降92.5%
新安股份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6億總收入26億,同比下降9.3%;實現歸母凈利潤893.9萬,同比下降92.5%,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業績變動原因是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場影響,對公司生產和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公司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發生較大幅度下降。
藍豐生化:歸母凈利潤同比盈轉虧,毛利率下降7.9%
藍豐生化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4億,同比下降34.8%,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凈利潤-1541.4萬,上年同期為1281.1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據了解,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農化業務及醫藥業務產銷量下降,營業收入下滑,導致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虧損。
暗藏隱憂,理性應變
一季度業績的增減不能為2020年整年的發展匆忙定調。
實現一季度增長的無論肥企還是藥企都不能代表接下來的二季度、三季度甚或年度業績的增長,企業下降的、虧損的企業也未必不能在后市實現逆襲。
對于業績要理性看待,理性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2020年農化行業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后疫情期下的隱憂很多:農產品價格波動大,農戶農資投入積極性沒有明顯增長;農藥化肥來零增長,供給側改革縱深推進,行業景氣度和農資總量在下降。
進入五月經歷了重啟的農資市場已經在滿血運轉,“三會”也在平穩的展開,而真正的考驗也將在二三季度拉開。
疫情將全面加速農資行業大洗牌,希望農資人從財報中能看清局勢,看到得失,汲取到教訓和力量,放平心態,理性應變,順勢而為,穩扎穩打,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