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钾:元旦至今跌幅超四百
從元旦過后的第一周開始算起,當時老撾鉀實際成交價格在2580-2600元/噸的區間,而現在港口老撾鉀報價2150-2200元/噸,實際成交價格偏低。與前期價格相比,跌幅已超400元/噸。這一價格變動對于貿易商心態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老撾鉀價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市場整體供應過剩。港存量不斷攀升,特別是連云港、營口港等港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庫存壓力,且當前部分港口還在不斷到貨;
其次,需求釋放緩慢。下游復合肥廠家開工率較低,廠家原料消化較慢。大部分企業在2月上旬,也就是節后開工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備足原料。當前弱勢行情下,采購意愿明顯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價格不斷受到壓制,導致老撾鉀的價格走跌;
再者,相對于62%白鉀來講,60%老撾鉀在性價比方面不占優勢。比如,62%白鉀按當前市場價格來計算,單含量價格在37.3元/噸,老撾鉀在35.8元/噸左右,兩者每噸相差大約1.5元/噸。但從溶解性能、含量、適用度及認可度方面來講,老撾鉀可能稍遜一籌,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62%白鉀,從而導致老撾鉀的需求減少,價格方面受到一定影響。
對于未來老撾鉀肥市場的走勢,由于國際鉀肥市場的供應狀況和國內需求的不確定性,價格仍有可能出現波動:
1.隨著近幾年境外反哺能力的不斷增強,老撾鉀進口量在持續增加,并且產能依舊處于不斷擴充之中,這意味著市場上供應量不斷增長,可能會對價格產生一定壓力;
2.老撾鉀主要進口方式包括海運和鐵運兩種。當前以海運方式為主,通過海上航線將老撾鉀運往各個港口。而隨著中老鐵路的開通,提高了運輸效率,縮短了運輸時間,有力補充了西南市場,如云貴川等地的鉀肥供應。
運輸方式的多樣化和便捷性對老撾鉀的價格可能產生一定影響。首先,多種運輸方式的選擇使得進口商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成本效益靈活調整運輸策略,這有助于降低運輸成本;其次,運輸時間的縮短意味著老撾鉀能夠更快地進入市場,滿足國內需求,減少因供應不足而導致的價格波動。當然,當前鐵路運輸并不具規模,這只是我們對于未來的簡單分析。
總的來講,老撾鉀價格下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面臨庫存壓力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的情況下,預計短期或仍存一定下行空間,重點關注市場交投及業者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