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芒果好吃又高产,困难重重
農產品生產始終以追求產量和品質為目的,病蟲害防治、施肥、田間管理等都是提升作物產量與品質的必要手段。
然而,想要芒果好吃又高產,其實并不容易。
隨著芒果主產區的持續擴種,芒果生產面臨著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天氣多變造成保花保果難度加大,連續多年追求產量造成芒果樹快速衰老,生產經營成本上升,果農收益減少等問題。
1.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
近兩年,海南、廣西等芒果產區都出現了嚴重的露水斑、細菌角斑病、炭疽病、霜霉病、果實蠅、薊馬等病蟲害,促成了芒果巨大的農藥市場。
病蟲害發生逐年加重,造成芒果用藥頻繁,尤其是在花期和掛果期,用藥基本一星期一次(廣西百色芒果主產區調研時,當地經銷商表示,每年芒果從開花到收獲,基本上用藥10次左右),農藥主要以殺菌劑為主。現在市場上常用的藥劑有春雷霉素、氫氧化銅、喹啉銅、噻霉酮、可殺得等。
而且有一些病蟲害沒有有效防治藥劑。比如,目前要想防治果實蠅最主要的方法是清園,不然留下來的蟲卵基數增加,來年在采收階段發生會更嚴重。
2.天氣多變
天氣多變容易引起病害加重發生,如5月至6月廣西多雨高濕氣候容易導致露水斑大發生,對銷售帶來了巨大影響。比如2019年廣西芒果花期,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花霜疫霉病暴發,花直接腐爛,當年很多不摘花的臺農幾乎絕收。
天氣多變,還易造成芒果保花保果難度加大。譬如,近幾年,廣西百色在芒果花果期的時候總是下酸雨,溫度低,造成保花保果難,產量受影響比較大。
此外,在掛果期,廣西、海南、廣東等地經常因為天氣原因,造成果實拉不長,產量下降。譬如,2020年海南秋季連續降雨、冬季強冷空氣頻頻南下的氣候條件影響,海南芒果花期推遲,生長緩慢,2021年春季又遭遇了干旱氣候,果實膨大期缺水,造成2021年海南芒果偏小,尤其是高山果受影響嚴重。
3.植調劑之困
目前,大部分的收購商非常關注芒果的大小,但僅僅是想要得到個頭大的芒果也并不容易。于是,部分果農另辟蹊徑:使用化學手段人工調節芒果生長,令公果的個頭不斷增大,達到拉長和膨大的目的。在廣西,植調劑一般2月至4月底使用,從果子綠豆大左右,用到果子基本定型,有的會使用6次,采收前20天才停藥。
其實,植調劑正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一些品種不用植調劑只有雞蛋大小,正確地使用植調劑可以提高這些品種的商品性。
可一旦過度使用或濫用不正規產品(很多農戶使用的植調劑的成分不明、含量不明,很多瓶子上或者袋子上面什么都沒有),對芒果的整體樹勢、芒果口感都有不良影響,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隱患。
一是這種果口感差,大而不甜、貨架期短,甚至經常出現青頭不成熟的果實;二是濫用可導致果實畸形、開裂、落果嚴重,甚至導致樹體早衰、流膠增多、易感病等;三是過量使用會導致果樹自身營養失衡,公果比例增加。
4.施肥不足或不合理
芒果農資需求很大,一株掛果樹年需肥量20斤左右,每畝肥料投入成本600元左右。目前各芒果產區果農在水肥管理方面能力參差不齊,不少果農因為收益、栽培習慣等問題,普遍存在施肥不足或施肥不合理等現象。而且,因為連續多年追求產量,很多芒果樹從第四年、第五年就開始衰老了,不管怎么用肥用藥產量就是提升不上去。
比如,芒果生長期一般需要施用四次肥,即采果前后肥、花芽分化肥、謝花肥、壯果肥,但一些果農只施兩次肥,甚至只施一次。在四川攀枝花,大量果園施肥量低于技術規程中的推薦施用量,而且掛果盛期施肥量不足的問題比掛果初期更為嚴重。
目前,大多數芒果種植戶的用肥依然是復合肥占主導地位。很多經銷商都在推廣特肥,但是許多果農對特肥并不感冒。經銷商表示,農戶對農資投入品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因此這類產品都是根據農產品價格來的,價格好了就好推廣,農戶就愿意投資。
部分果農已經有了使用有機肥的概念,但大多使用的是牛羊糞等農家肥。在四川攀枝花,由于商品性有機肥價格較高,施用量較低,使用的農家肥以牛羊糞為主,但是不同果園施用量差距較大。
不僅在使用量上面存在差距,果農在使用羊糞、牛糞等農家肥的腐熟度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從未腐熟到腐熟1年或以上的均有施用。果園使用未腐熟農家肥有可能導致芒果受到病蟲毒害,肥料利用率降低,對產量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