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率达58.6%,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进入“深水区”
2017年12月18日,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農藥管理條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環境保護部、農業部起草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0年8月27日,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發布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管理辦法已于2020年7月31日經農業農村部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經生態環境部同意,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月1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國家危險廢棄物名錄(2021)》施行后,農藥包裝廢棄物不再按照危險廢棄物進行管理。
一直以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理,是困擾行業的難題之一。但是,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從2017年推進至今,5年多來,在國家政策層面始終是層層進階,步步嚴守,尤其是《辦法》實行之后的這兩年,在落地踐行層面,著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初步建成
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2022年7月8日發布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2466號建議的答復”數據,目前,全國已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42萬個。其中,農藥經營門店設置的回收站點25.8萬個,行政村設置的回收站點13.5萬個,其他回收站點2.7萬個,組織各地開展培訓1.02萬場次、培訓人數72.6萬人次。其中, 2021年全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4.06萬噸、處理3.05萬噸,回收率58.6%,累計培訓910萬人次。
再來看部分省、市、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數據:2021年黑龍江省各級財政累計專項獎補資金1.07億元支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2021年回收處置率達到84%;吉林市從2017年至2021年底,已經處理農藥包裝廢棄物1100多噸,投入專項資金2100多萬元,今年回收處理預計將達到300噸以上;武漢市新洲區2019年至2021年底,農藥包裝廢棄物166.91噸;今年1—7月,蘇州市完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1486.5萬件,完成集中處置235.8噸;張家港市今年上半年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322萬件,回收率達124%;無錫2018年以來供銷社共組織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235噸,無害化處置廢棄物約2500萬件;而到2025年,湖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將達80%,河北省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將達85%以上……
這些數據無不有力地反映出,《辦法》正式實施落地兩年來,在實踐層面,全國各地政府都實打實的地動了真格,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涉農公司等主體在政府的指導和監督下,切實相對較好地履行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的義務。
同時,在農藥包裝廢棄物有效回收模式上,國家已在黑龍江、江蘇、山東、河南、四川等省開展試點,初步形成了押金返還、折價購買、以物換物、現金回收、與農藥經營門店信用評級掛鉤等回收模式,以及村組—經營門店—鄉鎮—區縣的收集運轉模式,存儲站分揀—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處理模式等標準化管理流程。
從以上足見我國已然初步構建起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絡,較好地為農民就近投放、就近處理提供了便利。相比2017年之前,當前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推進已經算是進入了“深水區”。在逐步完善的回收處理網絡之下,曾經常散落于田間地頭,漂浮于溝渠的農藥瓶、農藥袋、農藥罐、逐漸都有了新歸宿,不再“肆意流浪”。
農戶回收處理意識日漸增強
這兩年,除了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涉農公司等主體較好地履行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義務,其實大多數小農戶的回收處理意識也在日漸增強。
筆者在廣西和云南的村鎮進行市場調研時看到一些種植大戶、家庭農場都自建有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之外,不少村子都在村頭設有專門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宣傳欄,建有專門的回收站。而且很多農資店門口都放置的綠色或者藍色的回收桶,用來存放從村民手中收回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每天還都會詳細的地登記臺賬。
例如,在廣西恭城縣蓮花鎮福蓮鑫農資批發部的店里就掛著《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集中處理告知書》,中間的桌上放置有一塊小黑板,上面清晰寫著農藥瓶、袋的回收價格:100毫升以下的農藥瓶,按每個1毛錢回收;100毫升以上的,按每個2毛錢回收;廢棄包裝袋,按每個6分錢回收。
福蓮鑫農資批發部店主朱懌歡告訴筆者,以前果農用完的農藥袋子和瓶子要么隨手扔了,要么一把火燒了,對田地、溝渠肯定有污染,但是現在有專門的渠道回收,既能保護環境,還能賣點錢,很多農戶也慢慢有了攢下舊瓶、舊袋的習慣。甚至有的農戶來買農藥的時候就會主動帶上舊瓶舊袋,這些農藥瓶、袋一部分是自家用完的,一部分是隨手撿的,直接賣掉,用來抵扣部分購買新藥品的費用。
通海縣小拉農藥店總經理胡云也表示,通海是蔬菜大縣,散戶蔬菜復種指數高,農藥、農膜的使用頻次高,產生的農藥瓶、罐、桶、袋、廢舊農膜都比較多,因為都是一家一戶的散戶種植為主,農戶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的相關規定了解還不清晰,接受得較慢。但隨著這兩年政府高頻次的宣傳、培訓和示范帶動,農戶也逐漸養成了回收處理的習慣,整體的意識是在逐步增強的,但是完全形成回收處理的氛圍和意識還需要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
無疑,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正在逐步走向規范化、流程化。據悉,現在全國大多數的門店負責從出售農藥到回收的全程網絡。回收點基本上已經能做到統一標識、統一編號、統一回收袋、統一系統終端、全程追溯。而且,很多區級回收貯存中心集中回收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都是交給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一般都與專業的環保公司對接。
任重道遠,需要全鏈條的共同努力
2022年2月16日,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林草局制定的《“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0%以上,具體要在以下5個方面繼續優化發力:
一是要制定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規范,逐步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
二是要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定點調查監測,開展縣鄉村三級回收試點,依托“無廢城市”建設,探索不同區域有效回收模式和機制。
三是建設一批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回收儲運站點,確定一批資源化利用單位,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和資源化利用。
四是要引導農藥企業改進包裝工藝,鼓勵采用環保和便于回收的包裝材質,逐步淘汰鋁箔袋包裝,鼓勵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裝物。
五是要構建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數字化平臺,促進農藥生產經營者和使用者落實回收責任。
可見,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將始終是行業持續關注的熱點所在,盡管經過兩年多的推廣,已經初見成效,然而綜合來看,它的推進絕非朝夕易事,還有諸多難點亟待破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鏈條的共同努力:
在農藥使用環節:農藥使用者在施用過程中,配藥時應當通過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裝物中的農藥,減少農藥殘留。
在農藥生產環節:農藥生產者應當改進農藥包裝,便于清洗和回收。盡量使用易資源化利用和易處置包裝物、水溶性高分子包裝物或在環境中易降解的包裝物,逐步淘汰鋁箔包裝物。鼓勵使用便于回收和重復利用的大容量包裝物。
在回收運輸環節:收集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妥善貯存,不得擅自傾倒、堆放、遺撒;運輸時應當采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丟棄、遺撒,運輸工具應當滿足防雨、防滲漏、防遺撒要求。
在資源化利用環節:堅持“風險可控、定點定向、全程可溯”原則,由省級農業農村和生態環境部門認定的單位承擔。資源化利用不得用于制造餐飲用具、兒童玩具等產品,防止危害人體健康。
在無害化處理環節:考慮到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特殊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明確將其納入危險廢物管理,因此《辦法》規定資源化利用以外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應當按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依法依規進行填埋、焚燒等無害化處理。
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的指引下,在各個鏈條主體的共同努力下,農藥廢棄包裝的回收處理廣度和深度將會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將持續向好,希望我們的農資人能切實從自身做起,貢獻力量。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鏈條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