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2
2022年,在匆匆忙忙中過去。
我們忙著籌備,忙著執行,忙著趕路,忙著應對危機……
等到年終復盤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我們經歷了很多:有陰霾,也有光亮;有遺憾,也有感動……
這一年,大家為原料價格的跌宕焦頭爛額。
低買高賣這種“好事”基本上不用想,各方面的擠壓體現在原料上就是價格曲線更加不可捉摸。即便賭得了春天,也賭不贏秋天。而企業的預判能力以及應對風險能力的差異,又拉開了企業間的差距。企業對渠道(特別是零售商)的掌控能力,成了決勝的關鍵。
這一年,大家為新品的迭代各顯神通。
種植者對農資產品有著更細分、更高品質的追求,相應衍生出農資產品的功能細分。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積極生產、推廣高附加值新產品,成就了企業間這一輪的角逐。生物農藥、生物肥料、智慧農業、增值肥料、納米農藥等等,各個細分賽道熱鬧非常。找到自己的生態位,選定領域持續深耕并形成專業優勢的企業,在今年迸發出了更大的活力。
這一年,大田作物價格回暖。
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等大田作物價格回暖,也給種植者帶來了福音。種植者用增產增收來對沖生產成本上漲的壓力。品質高、品種新,是水果高價的基本邏輯。草莓、柑橘、葡萄產業因為賭對了新品種而掌握了高收益命脈的致富故事比比皆是,高收益的農產品也給農資產業帶來了新的動力。
這一年,實現了農業社會化服務落地。
國家關于農業的利好政策接二連三,助推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持續發展。各平臺也都鉚足了勁兒去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行業開啟“方案時代”,實際是廠商主動卷起來,來換取種植者的體驗。另一個利好在于,即便在今年,社會化服務仍是朝陽產業。
這一年,整個渠道都更加多元化。
消費者和種植者對品質和價格需求的多元化,導致廠商提供針對性產品及服務的多元化。沒有一種渠道形式和推廣方式是一成不變的,渠道變化的同時,也在加速線上線下的融合。
這一年,企業將扎根作為首要任務。
就像有企業堅持的“不重來就是快,可沉淀才是多。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今年很多企業堅守本業,堅持做扎根的工作,堅持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做到“一米寬一萬米深”。
有人說,肅清市場,是冬天的價值。而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行業的暖流。
憑借自己的確定性,來一次次面對迎面而來的不確定性。
2022年,我們沒有躺平,沒有茍且,我們在努力提高自己的韌性。這,才是今年最大的收獲。
我們堅信,行業的未來會更好!“待到春歸日,欣欣綠更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