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个正在崛起的增量市场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2/4/10 11:15:11
企业争相布局西北市场,当然是看重西北市场的增长潜力。西北市场地域辽阔、作物结构复杂,蕴藏着巨大的农资商机。位于西北腹地的甘肃,更是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个即将崛起的增量市场。种植面积5898万亩,近一半是经济作物甘肃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但绝对是农资人眼里的农业大省。据《甘肃发展年鉴2021》和《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0年甘肃省

企業爭相布局西北市場,當然是看重西北市場的增長潛力。西北市場地域遼闊、作物結構復雜,蘊藏著巨大的農資商機。位于西北腹地的甘肅,更是被業內認為是下一個即將崛起的增量市場。

 

種植面積5898萬畝,近一半是經濟作物

 

甘肅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省,但絕對是農資人眼里的農業大省。

 

據《甘肅發展年鑒2021》和《2020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20年甘肅省總播種面積為5897.73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為3957.44萬畝,比上年增加85.7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414.08萬畝,減少20.9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602.66萬畝,增加30.78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430.26萬畝,增加23.56萬畝;園林果園面積490萬畝,增加11.52萬畝。


111.jpg

 

全年糧食產量為1202.2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夏糧產量為321.3萬噸,減少1.9%;秋糧產量為880.9萬噸,增長5.5%

 

全年蔬菜產量1478.51萬噸,比上年增長6.5%。中藥材產量123.22萬噸,增長8.9%。園林水果產量481.07萬噸,增長9.7%

 

甘肅市場對于農資行業的吸引力,不僅僅只是因為這幾千萬畝的種植面積,更是因為在這幾千萬畝的作物中,經濟作物幾乎占了一半。

 

《甘肅發展年鑒2021》數據顯示,2020年甘肅省糧食作物3957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67.1%;蔬菜、油料、中藥材、瓜類等經濟作物,占總播種面積的32.9%

 

只是這個數據中,并沒有統計果園面積和茶園面積。如果再考慮到甘肅省水果和林果種植,經濟作物的占比還會更高。

 

被低估的水果,分布廣泛且區域集中

 

水果可以說是甘肅省規模最大,分布最為廣泛的經濟作物了。

 

甘肅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特征,為各色水果的生長提供了天然優勢。從隴南北上一直到敦煌,甘肅水果點綴出一條綿延1600多公里的“甜帶”。

 

在這條“甜帶”上,不管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水果,都能找到自己的適宜種植區。


在溫熱濕潤的隴南,水果拼的是花樣:柿子、獼猴桃、樹莓紛紛登場,櫻桃、柑橘緊隨其后,異彩紛呈;北上吃蘋果,天水花牛蘋果、靜寧紅富士,一個小蘋果種出世界極致水平;河西走廊,瓜果勝地,除了種類繁多的西瓜、蜜瓜,還有李廣杏、武威葡萄、人參果遠銷海內外;黃河沿岸,“甜心”蘭州,左手白蘭瓜,右手軟兒梨,總有一口甜到心里……

 

其中,蘋果是甘肅省第一大水果品種,主要分布在天水、慶陽、平涼、隴南等優勢產區,品種以花牛、紅富士蘋果為主。

 

《甘肅發展年鑒2021》數據顯示,2020年甘肅省蘋果園面積372.8萬畝。


112.jpg

 

西瓜、甜瓜、蜜瓜、白蘭瓜,各種瓜類共同組成了甘肅的第二大類水果。 甘肅省瓜類種植面積約104.51萬畝,主要分布在黃河源沿岸及河西走廊。

 

甘肅葡萄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帶。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距離新疆最近,光熱、氣溫、土壤等各種自然條件最為接近,敦煌市的陽關鎮已是甘肅最大的無核白生產基地。河西走廊東端的張掖、武威,則主攻釀酒葡萄,已經成為甘肅最重要的釀酒葡萄生產基地。截至2020年,甘肅省釀酒葡萄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達12萬噸左右。

 

特色經作呈規模化、產業化種植

 

在甘肅,經濟作物種植不僅已成規模,而且區域集中。甚至于在部分縣市,經濟作物已然超過糧食作物,成為當地農業重點支柱產業。

 

比如說在酒泉市,特色林果基地規模已經初步形成。截至2020年底,酒泉市林果栽培面積75.05萬畝,其中枸杞43.06萬畝,葡萄9.80萬畝,紅棗2.63萬畝,桃、梨、杏17.7萬畝,其他林果1.86萬畝;形成了敦煌、金塔、玉門花海葡萄產業帶,玉門、瓜州枸杞產區,敦煌、瓜州紅棗產區,敦煌、金塔、肅州桃杏梨產業帶。

 

比如說在素有“隴上江南”之美譽的隴南市,以油橄欖、花椒、核桃為代表的特色經濟作物總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左右,遠遠超過了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


114.jpg

 

酒泉隴南只是其中的兩個代表。近年來,甘肅省在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已形成蔬菜、馬鈴薯、優質果品、中藥材、現代制種、食用百合、花椒、油橄欖幾大特色產業,全省特色優勢作物面積達到3640萬畝,形成了以定西為中心的馬鈴薯生產;以隴西、岷縣、渭源為中心的中藥材生產;以慶陽、平涼、天水、隴南為中心的蘋果生產;以河西走廊、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為中心的蔬菜生產等幾大知名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113.jpg

 

其中,馬鈴薯是甘肅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千萬畝、千萬噸以上,面積和產量都位居全國前三。其中,定西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產量超過500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重要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甘肅蔬菜以高原夏菜為主,每年410月份,能夠持續供應20多個種類、200多個品種的優質蔬菜產品,可以有效補給我國東部及南方蔬菜市場需求。其中,蘭州、金昌是甘肅的兩個蔬菜主產區,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分布達到87.76萬畝和30萬畝。

 

中藥材是甘肅的優勢產業之一。目前,全省已形成隴南山地亞熱帶暖溫帶區、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溫帶半干旱區、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區和河西走廊溫帶荒漠干旱區四大優勢藥區,規模化種植態勢已基本形成。

 

按照當地相關部門的統計,2019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為465萬畝、產量130萬噸。全省種植面積在30萬畝以上的縣有4個、20萬畝以上的縣有2個、10萬畝以上的縣有8個。按照政府規劃,到2023年,中藥材種植面積將穩定在500萬畝,產量155萬噸,全產業鏈產值660億元以上,全省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率達到46%

 

制種產業也是甘肅省優勢產業之一。甘肅省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全國重要的脫毒馬鈴薯制種基地和瓜菜花卉制種基地。2019年,甘肅省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257萬畝,產種量12.7億公斤。

 

其中,玉米種子生產面積124萬畝,產種5億公斤,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玉米制種總面積和總產量的48%51% 蔬菜花卉種子生產面積38.63萬畝,產種量1483萬公斤,出口800萬公斤,占全國出口總量的50%左右;馬鈴薯種薯生產面積34萬畝,產種量6.2億公斤,產馬鈴薯脫毒原原種11.9億粒,馬鈴薯良種率達55%

 

其他諸如花椒、油橄欖、食用百合、枸杞等經濟作物,也都有著不小的種植規模。這些區域集中且頗具規模的經濟作物,是農資企業尋求增量的突破口,也是農資企業爭相布局甘肅市場的原因所在。

 

甘肅農業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龐大的農資需求。2020年,甘肅省農用化肥施用量為279.79萬噸,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為15.30萬噸。隨著“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全面推進,甘肅省化肥施用量由2015年的321.02萬噸減少到2020年的279.79萬噸,連續五年實現負增長。


115.jpg

 

但就農資品類來講,隨著甘南州全面禁用化肥,膜下暗灌、噴灌、滴灌等現代水肥一體管理技術的普及,綠色循環種植模式和集成技術的大力推廣,常規農資產品的使用量將進一步降低,以有機肥、菌肥、水溶肥為代表的特肥產品,正在迎來發展熱潮。

 

這對于有承擔著產品結構轉型和利潤增長壓力的農資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增量的好市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