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艾草景色好 林下经济大力促发展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张港港 2024/5/8 9:09:48
#总编走基层##社旗正振兴#唐庄乡走好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春光无限好,“芍”来花几枝,花开成景,花落生金。近年来,唐庄乡依托丰富的“绿色家底”,充分盘活路肩、林间、田间资源,探索林下经济展路径,促进林地增产增效、林农增收致富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近日,唐庄乡马庄村800余亩的芍药迎来盛花期,一株株芍药或含苞或盛开,粉红花冠点缀在绿叶之中美不胜收,漫步在花海中,你会被这些美丽的花朵所震撼。它的花朵硕大

#總編走基層##社旗正振興#

唐莊鄉(xiāng)走好林下經濟發(fā)展“新路子”春光無限好,“芍”來花幾枝,花開成景,花落生金。近年來,唐莊鄉(xiāng)依托豐富的“綠色家底”,充分盤活路肩、林間、田間資源,探索林下經濟展路徑,促進林地增產增效、林農增收致富的經濟發(fā)展新模式。

圖片 1.jpg

近日,唐莊鄉(xiāng)馬莊村800余畝的芍藥迎來盛花期,一株株芍藥或含苞或盛開,粉紅花冠點綴在綠葉之中美不勝收,漫步在花海中,你會被這些美麗的花朵所震撼。它的花朵碩大豐滿,花瓣層疊有序,色彩艷麗多變,它們或低垂著頭,或高昂著頸,仿佛在向你訴說著春天的故事。微風拂過,花瓣輕輕搖曳,散發(fā)出淡淡的香氣,讓人陶醉其中。

據悉,芍藥遍布于中國北方,喜涼爽氣候,耐寒,健壯,適應性強。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jié)的代表花卉。“憨湘云醉眠芍藥裀”是被譽為紅樓夢中經典情景之一。在中國的藝術繪畫史中,芍藥的藝術精品豐富多彩。光緒皇帝曾御筆《芍藥圖》。中國著名油畫大師張秋海為芍藥作《張秋海芍藥圖》。

芍藥根藥用,稱“白芍”,能鎮(zhèn)痛、鎮(zhèn)痙、祛瘀、通經;種子含油量約25%,供制肥皂和摻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葉富有鞣質,可提制栲膠,也可用作土農藥,可以殺大豆蚜蟲和防治小麥稈銹病等。 “我們這里的芍藥以白芍為主,五年一收割,今年正好是第五年,正值花季,有不少游客前來觀花賞景,等進入成熟季,根部可以用來入藥,產出的種子還可以用來播種...”芍藥種植基地管理員張長坡向我們介紹“平時我們會找村里的人,讓他們過來幫忙除除草、施施肥,收割之后還會請他們過來幫忙進行挑揀、分類。

圖片 2.jpg

不止芍藥,唐莊鄉(xiāng)的林下艾草也十分值得一提。

艾葉具有溫氣血、逐寒濕的功效,還可驅蚊、凈化空氣、芳香通竅,其嫩芽及幼苗也可作菜蔬供人食用。制成的艾條供艾灸用,對人體體表或體內生長出的腫瘤等有特殊療效。中國端午掛艾歷史悠久,南北朝時便出現在門口掛艾人禳毒的風俗。在宋代,端午掛天師符,且以艾草、大蒜諸物縛成騎虎天師像,用以驅邪辟毒。

唐莊鄉(xiāng)林下種植的艾草共有1000余畝,每畝年投資700元,當年可收割三次,每畝產值為3000元,栽植一次可收割三年,經濟效益顯著。近年來,唐莊鄉(xiāng)共建設國儲林3000畝,采取林藥發(fā)展模式,把商南高速沿線打造成為綠色生態(tài)屏障帶、經濟產業(yè)帶。主要發(fā)展艾草、芍藥、羊肚菌等中草藥、菌類食材2300畝。林下經濟年畝均收益1500元,年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yè)近1.5萬人次,提高群眾每年增收2至3萬元,有力促進了鄉(xiāng)村振興。

社旗縣唐莊鄉(xiāng)黨委副書記、鄉(xiāng)長王謙正笑意盈盈的站在芍藥地旁向走基層團隊傾心介紹著高速公路帶來的便捷。自高速路修好,交通方便了,老百姓活動的也多了,尤其是帶動了唐莊鄉(xiāng)農產品產業(yè)的本地就業(yè),像芍藥、艾草田間農活較多,所以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可以來勞作,一天百十元的收入,能夠有效提高本地居民收益。而且芍藥、艾草的種植大戶也需要用人,這樣對于本地老百姓來說既能有經濟來源,又能夠照顧家里,實打實的為老百姓帶來了好處。

圖片 3.jpg

花當然可百日紅,就像老百姓的幸福之花永遠綻放,唐莊鄉(xiāng)村民的日子也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