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异军突起,10万亩的农资容量不容小觑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于平平 2022/9/4 9:10:03
2022年4月18日,话题#每10颗蓝莓有7颗来自云南#火上微博热搜,蓝莓成了继鲜切花、沃柑、阳光玫瑰之后,云南这片红土地上,近几年最具流量和关注度的一个高端水果。 云南成蓝莓种植新大陆 为什么蓝莓能在庞大的云南水果王国里异军突起,并成为国内外资本狂热布局的“新大陆”?原因无非以下几大因素: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科研机构的强力推进、政府对蓝莓产业的大力支持、龙

11-1.png


2022418日,話題#10顆藍莓有7顆來自云南#火上微博熱搜,藍莓成了繼鮮切花、沃柑、陽光玫瑰之后,云南這片紅土地上,近幾年最具流量和關注度的一個高端水果。

 

云南成藍莓種植新大陸

 

為什么藍莓能在龐大的云南水果王國里異軍突起,并成為國內外資本狂熱布局的“新大陸”?


原因無非以下幾大因素:日益旺盛的市場需求、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科研機構的強力推進、政府對藍莓產業的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的強勢介入、獨特的一三產業發展模式。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于四方面:一是云南山地占全省總面積的94%,海拔高;二是晝夜溫差大;三是日照時間長;四是沒有凍害,能滿足藍莓花芽春化所需的低溫條件,十分適宜藍莓生長。所以,云南成為全球最適宜種植藍莓的地方之一。

 

政府支持體現在,由于藍莓的經濟價值高,市場潛力巨大,云南許多藍莓種植區政府都把藍莓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大事來抓,制定了許多扶持政策鼓勵藍莓發展。例如,昆明、玉溪、大理、紅河州等地都在基礎設施上,為藍莓種植基地發放苗木補貼、免費修路、修蓄水池、山坪塘、灌溉設施、農膜補助等。

 

反映在種植端就是擴種的高歌猛進,紅河州、玉溪、昆明、麗江、德宏、曲靖等地都掀起了擴種的浪潮,種植面積都在千畝以上。而且一大批新的藍莓種植者也都正在從遼寧、山東、湖北等傳統優勢藍莓產區加速涌向云南。

 

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2011年,云南全省藍莓種植面積僅有5000畝左右,而截至2021年底,云南全省藍莓種植面積則已經增長到約10萬畝,產量約4.5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排在全國第6位。


11-2.png

11-3.png

11-4.png

 

無疑,云南已經成為國內藍莓種植的新大陸。

 

填補鮮果供應空窗期,競爭優勢突出

 

目前云南藍莓產業形成了以滇中、滇南、滇東南滇東北、滇西及滇西北為主的四大主產區。按成熟期又劃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個產區。早熟藍莓產區以紅河、文山、西雙版納、保山、德宏、臨滄、普洱、玉溪等州市為主,也是全省最大的藍莓主產區。中熟藍莓產區以昆明、曲靖、楚雄、大理、昭通、麗江等州市為主。晚熟藍莓產區以大理、麗江、怒江、迪慶、昭通等州市為主。

 

可以說,從低海拔76.4米的河口,300800米的建水、西雙版納,1600米的昆明到海拔2000米的大理,一直延伸至海拔2400米的麗江,種植者可利用不同海拔高度變化的氣候條件實現南高叢、北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品種的種植,特別是亞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讓基質栽培藍莓在紅河州及西雙版納得以最優實現。

 

也正是得益于不同地區各異的采收時間,云南產區的藍莓可以分批次上市,鮮果供應期從11月零星上市可以一直持續到次年的7月,長達8個月之久,正好填補了中國藍莓鮮果供應的空窗期,擁有巨大的市場競爭優勢。現在的云南儼然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優勢的藍莓主產區。

 

國內外資本加速跑馬圈地

 

一派紅火之下,近幾年,云南藍莓這塊大蛋糕也吸引著眾多國內外資本進駐布局,新的藍莓品種和種植技術也在加速向云南匯聚。

 

當前,云南已經成為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智利、西班牙、法國等國際漿果巨頭布局中國小漿果產業的首選之地。美國Driscoll's、英國戴維森、陜西海升集團、佳沃鑫榮懋、江蘇沃田、貴州金百瑞等國內外企業這幾年都在云南跑馬圈地。當然,除了大公司之外,一些掌握種植技術的小企業也在加速嘗試入局藍莓。

 

這些品牌的進駐也帶來了更為前沿的藍莓品種和更為先進的種植技術,更科學標準化的種植模式,借助云南的地理氣候優勢,藍莓上市時間更早,種植收益更高。

 

栽培模式上,近3年入局云南藍莓種植的大公司正在拋棄土壤栽培,而選擇為藍莓定制的“基質栽培”,配合智能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使得藍莓在第二年就可以達到豐產期,每公頃產量可達到1500022500公斤,實現藍莓全年生產模式。

 

優質優價,近年來,云南藍莓的價格自然也居高不下。在2月份國產藍莓的空檔期,云南早熟藍莓市場批發價能高達120150/公斤,中晚熟藍莓價格也在50/公斤上下。


11-5.png

 

種植技術和硬件投入是兩大門檻

 

不同于傳統的農作物,在云南種植藍莓是有門檻的。

 

這里所說的門檻,一方面是種植技術要求高,一方面是硬件設施投入高。

 

據蒙自好利農農資總經理張秦翊透露,種植藍莓和種柑橘一樣,投入高,光大棚與水肥系統就需要10萬元左右,再加上大規模成片的土地和高價的種苗以及銷售運營的費用,每畝地初期就需要13萬元左右的投資。以滴灌為例,從幾百元到近萬元,都能做;苗木也是,差的和好的能有十多倍的差價,要做到每個環節的盡善盡美,就需要雄厚的資金和專業的技術來支撐。同時,藍莓作為小漿果,沒有外皮保護,對病蟲害、極端天氣更敏感,為了做到生態有機,用藥又是嚴格限制的,這些都使得其投入更大。


11-6.png

 

這兩大門檻導致直到現在,云南也很少有本地個體農戶用自家的土地嘗試種藍莓。因此目前云南當地的藍莓種植主要分為兩種模式:

 

一種是流轉土地,引進聯想佳沃、陜西海升等知名品牌。

 

另一種則是“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方式帶動農戶科學種植。

 

10萬畝面積的農資容量不容小覷

 

種植端的火熱,市場的狂熱,反映到農資應用上,10萬畝的藍莓究竟有多大的市場容量呢?農資經銷商該如何在這顆小漿果上分一杯羹呢?

 

張秦翊直言,藍莓抗性好,需肥也相對較少,所以藍莓究竟有多大的農資市場容量尚沒有專業的機構和業內人士給出具體的數字。但因為都是“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的發展方式,種植水平和用肥用藥水平都很高,這也決定了普通的農資經銷商或者零售商很難切入藍莓銷售。這些大基地都是自成一個藍莓產業閉環,走的都是水肥一體化,都是以有機肥、復合肥以及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為主,都是以招標的形式來找供應商,或者直接從工廠拿貨,很少找本地的經銷商和零售商拿貨。

 

但這不意味著所有的經銷商都沒有機會。能幫助農戶建造大棚以及先進的基質栽培環境和技術指導,并在后續的銷售渠道上提供幫助類型的農技公司和服務商有著很大的上量機會。

 

在各地市鄉村振興局的指導下,這樣的農技公司在云南紅河、文山、西雙版納等藍莓主產區越辦越多,這樣的服務商也越來越多。據了解,基質栽培也催生了基質土的商機,有農技公司僅銷售藍莓用的基質土,每年利潤就可達幾千萬元。

 

高端作物市場的機會永遠都在,藍莓這顆小漿果的農資容量是不容小覷的,可挖潛的空間巨大。

 

對經銷商來說,要想在藍莓這樣的高端水果作物上分一杯羹,自己也要“高端”起來,要拋棄只會賣產品的思維和認知,在種植技術服務、植保服務乃至銷售服務三個端口上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