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局撬开核桃大市场
《本草綱目》中記載,“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據《重慶草藥》記載,其根“殺蟲,攻毒。治老年牙痛,兼能補氣。”中國人講究以形補形,更是對其有所偏愛。此物便是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的核桃,學名胡桃。
作為自古以來藥食兩用植物,核桃整體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以說“全身是寶”。核桃仁含有鈣、鐵、磷、鋅和多種維生素,根、葉、果皮提取液都可入藥,樹干堅實是很好的硬木材料。目前市場上核桃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保健食品、治病良藥、工業原料、家具制造以及科學研究中。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分布廣泛,打造重點產業區域
核桃種類繁多。《中國核桃》記述我國現有核桃屬植物8種,分別為核桃、鐵核桃、核桃楸、野核桃、麻核桃、黑核桃、吉寶核桃、心形核桃。
核桃生長對環境不怎么挑,而且管理起來也很粗放。一般生于海拔400—1800米的山坡及丘陵地帶,常見栽培于平原及丘陵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北、西北以及華南等地,是我國經濟樹種中分布最廣的樹種之一。目前我國20多個省市都有核桃種植。
筆者曾走訪過河南省內部分核桃種植地區,如新鄉、濟源、安陽等。這些地區有的是結合區域特點種植,有的是為拉動地方經濟種植。種植核桃的位置一般都在山上或者未開辟的荒地上,所以作為既不必費心管理又能夠帶來效益的作物,核桃自然可以成為首選。
知名核桃專家河南農業大學吳國良教授表示,核桃雖然管理要求不高,但除了新疆地區種植面積比較大可以機械化管理采收之外,內地的機械化一直搞不起來,原因就是區域種植面積小、數量不多、分布散亂、管理人員老齡化嚴重等,這些還要加強改進。有條件的話可以讓有知識、有能力的種植大戶建立示范園起帶頭作用,將小面積種植戶組合到一起提高種植效率。
隨著核桃被挖掘出來越來越大的產業價值,我國核桃種植范圍也不斷擴大。近年來云南、四川、陜西已經成為核桃種植面積排名前三位的大省,新疆地區緊隨其后。
截至2021年,云南省核桃產量為159.86萬噸,仍居于首位;新疆地區核桃產量為119.69萬噸;四川省產量88.85萬噸,在全國核桃主產省中僅次于云南和新疆;陜西省核桃產量較上一年產量有所下降,2021年約36.78萬噸,位列全國第四。
核桃產業各項數據都居于首位的云南,也是深紋核桃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縣、楚雄州大姚縣、保山市昌寧縣、臨滄市鳳慶縣都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上述地區所種植的核桃品種漾濞核桃、大姚核桃、黃龍核桃、鳳慶核桃等因各有特色而遠銷全國各地。新疆的阿克蘇溫宿縣生產的“溫185”核桃則是因其皮薄如紙、肉香味美而被譽為“中華名果”。
作為核桃中的“異類”,麻核桃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它是具有觀賞性的文玩核桃,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天津以及山西一帶的深山之中。從山脈來說,麻核桃主要生長在太行山脈、燕山山脈以及秦嶺。著名的麻核桃產地包括天津市薊州區、北京市平谷區和昌平區、河北省淶水和易縣等地。
由量到質,破局核桃發展之路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核桃生產國和消費國,收獲面積及產量均居全球第一。2022年我國核桃產量為624.15萬噸,較上年增長14%;截至2023年,我國核桃出口量達到15萬噸,出口金額達到2億美元。從市場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河南、新疆、四川這三個省區,占有比率分別為18.27%、17.32%、16.22%。
自然地,核桃產業也蒸蒸日上。2022年,我國核桃種植企業達到67105家,其中云南省居于榜首,為21965家,其次為四川省7064家,陜西省6685家;同年,我國核桃加工企業達到21725家,云南省、山西省、陜西省分別為5325家、2147家、2075家,占據前三名。
數字上漲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撐?毋庸置疑,是它本身所帶來的價值。
隨著人們對養生的注重,核桃的營養價值被開發得越來越廣,一步步成為養生板塊的“紅人”。目前我國對核桃的加工分為初級加工以及精細加工兩個方向。初級加工包括直接用于干果售賣和將剛成熟的核桃仁用作食材或菜品點綴;深加工是將核桃仁加工進行核桃油的提取,核桃粉的制備,以及將核桃仁作為主要食材進行的休閑食品加工。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核桃深加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82.86億元,深加工量約為223.9萬噸。
2023年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峰會核桃產業發展論壇對我國核桃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研判:我國對于核桃的深加工還處于起步階段,市面上90%以上的核桃都是初級加工。近年來隨著核桃種植面積的快速擴張,使得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并且重栽輕管的現象間接導致核桃批發價格和收購價格連年下降。對于這一現象,相關學者在此次論壇上給出的對策是:提高優質核桃比例,提升栽培技術。針對不同區域采取相對應措施,實現核桃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吳國良也指出,總的來說核桃產業目前處于調整階段,比如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產業結構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很多問題,如國家投入很大百姓卻沒有收益等,所以調整是必要的。核桃產業內部也可以進行樹種的調整,像美國薄殼山核桃(碧根果)市場價格比較高,可以適當擴種。另外是從產品結構方面調整,過去吃干果,現在吃新鮮核桃,所以新鮮核桃在市場上表現出了比較強勁的發展勢頭。
有業內人士認為,價格因素也會進一步影響產業繼續向深加工轉型。受消費升級和渠道下沉的雙重影響,核桃產品作為高端堅果的定位也將會更加清晰:一方面深加工產品可以獲得更多高端消費者的青睞,另一方面由于口碑的傳播和自媒體的知識拓展,核桃的價值認知被進一步深化,促進了需求端的正向反饋。
政策保障,推動長足發展
為推進核桃產業加快發展,國家及各地方不斷推出有力扶持手段,并且進行相關機構的設立。
以云南省為主的核桃種植區域相繼推出政策扶持該產業,2021年云南省發布《云南省核桃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指出到2023年云南省核桃產業由大向強轉變,種植面積穩定在4300萬畝左右,打造優質產業基地1000萬畝,培育核桃優質高效示范基地100個,全省核桃果、仁初加工網絡架構基本完成。
2022年云南省林草局發布《云南省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推動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堅持統籌布局、突出重點、示范引領。2022年,力爭在云南核桃主產區和重點縣建設16條千噸以上核桃油加工生產線,全省核桃食用油產能突破10萬噸;到2025年建成1100萬畝核桃優質高效示范基地;制定核桃加工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每年支持新建50條核桃標準化初加工生產線,到2025年,全省核桃初加工標準化能力達到80%以上,核桃產業總產值達1000億元。
2021年2月,新疆發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林果業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做優做精紅棗、核桃等品種,支持南疆建設一批林果產品加工物流園和交易市場。
2023年12月,四川省發布《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千萬畝核桃提質工程。聚焦核桃主產區基地提質和加工提升,重點推進涼山、甘孜等地品種改良、定向培育、集約經營和核桃脫皮、清洗、烘干等就地初加工;廣元、巴中等地擴大現代基地占比,提升核桃油、乳、粉等精深加工能力和檔次。到2025年,全省累計將建成核桃標準化采穗圃8個以上、優質高產基地800萬畝以上。
未來無論是國內需求還是進出口貿易,核桃商品都將具備強有力的品質保障,進一步穩固我國核桃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