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仍呈产不足需格局,价格主基调将以稳为主
作者:钾世界
2024/11/8 15:16:46
随着新季玉米丰收上市,市场供应逐渐增加,不少贸易加工主体对玉米后市走向抱观望心态。如何看待年度玉米市场走势,储备调控、进口、消费等的新变化对玉米价格有何影响?对此,专家表示,在玉米产需紧平衡的基本面下,建议相关贸易加工主体理性看待新粮上市初期的价格阶段性调整,不宜盲目看空后市,价格合适时要多收多储。近年来虽然我国玉米持续增产,但年度总体仍呈产不足需格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洋介
隨著新季玉米豐收上市,市場供應逐漸增加,不少貿易加工主體對玉米后市走向抱觀望心態。如何看待年度玉米市場走勢,儲備調控、進口、消費等的新變化對玉米價格有何影響?對此,專家表示,在玉米產需緊平衡的基本面下,建議相關貿易加工主體理性看待新糧上市初期的價格階段性調整,不宜盲目看空后市,價格合適時要多收多儲。近年來雖然我國玉米持續增產,但年度總體仍呈產不足需格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洋介紹,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預測,新年度我國玉米產需缺口在250萬噸左右,同時玉米進口、替代品消費量都將有所下降。也就是說,從整個年度看,我國玉米供應沒有過剩,只是近些年玉米種植日益向主產區集中,農戶規模種植比例大幅提升而儲糧條件無法滿足需要,導致主產區秋糧集中上市期的階段性銷售壓力較大,需要對儲備收購進行必要的調節和引導。后期隨著國家儲備調控在主產區陸續啟動,將有力化解新糧集中上市期的壓力,引導玉米價格企穩回升并運行在合理區間。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天龍說,近年來,受全球玉米市場供應充裕等因素影響,我國玉米進口保持高位,連續4年超過進口配額,2023年更是達到歷史第二高位,較上年增長31.6%。國際低價玉米大量進口對國內玉米價格的沖擊加大。不過,進入2024年,玉米進口趨勢開始出現方向性變化,特別是近幾個月,玉米進口環比同比均大幅下降,未來甚至有望重回配額之內,這對國內新季玉米收購價格來說構成利好,有利于國內玉米價格穩定在合理區間。據海關數據,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國玉米累計進口量1255.8萬噸,同比下降15.7%。其中,5月份之后,連續4個月每月進口量不到110萬噸,5月份至8月份累計進口量347.9萬噸,同比下降45.4%,特別是8月份玉米進口量僅42.9萬噸,同比下降63.9%。結合當前進口玉米到港船期,預計今年9月份至12月份進口量將繼續保持低位,全年進口量將低于1600萬噸。據介紹,2020年之后,我國玉米進口量連年突破關稅配額,其中有階段性玉米產不足需的原因,是綜合權衡國內外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后的主動選擇,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隨著今年國內玉米產能持續增長,特別是玉米單產大面積提升行動加快推進,我國玉米產需缺口大幅縮小,進口需求已明顯減弱。當前主產區新季玉米正在大面積上市,進口下降對后期國內玉米購銷市場的影響如何?吳天龍表示,一方面,從供應數量上看,進口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國內產量的增加,更有利于促進供需趨于平衡。據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預測,由于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長勢較好,今年我國玉米產量將增加。玉米產量與進口量“一增一減”,年度市場供應總量相較去年少了約300萬噸,有利于緩解增產帶來的價格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從市場心理看,進口下降將有利于各方預期改善。去年以來,國內糧食價格普遍下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進口量增價跌,對產業鏈主體的心理預期產生沖擊,不敢多收多儲。從近幾個月的糧食進口趨勢看,三大主糧進口配額均有望發揮“防火墻”的作用。“我國玉米飼料用糧約占總消費七成,工業用糧約占兩成,當前飼用消費回暖、工業消費增長,預計玉米消費總量穩中有增,將對新季玉米價格形成有效拉動。”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高海秀介紹,受生豬養殖效益好轉帶動,近期飼料產量增長明顯,對玉米的需求持續回升,且小麥對玉米的飼用替代大幅下降。同時,玉米在淀粉及下游深加工領域應用廣泛、產業鏈長,今年以來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拉動玉米工業消費,玉米深加工產業整體開機率處于歷史高位。高海秀預計2024/2025年度我國玉米消費總量將創歷史新高。雖然今年玉米再獲豐收,但我國玉米仍呈產不足需格局。平衡略偏緊的基本面,加上中央和地方儲備糧的適時調控,決定了年度玉米市場價格主基調將以穩為主。對貿易加工主體來說,不盲目跟風看空、保持正常采購節奏,可能是玉米市場中穩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