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植酸,一条宽阔的赛道?
農業投入品的風向,其實就是農業的風向。
當農業的發展方向向智慧、科技、產業、綠色生態發展,當大家對可持續農業的投入與日俱增的時候,綠色、環保、低碳,符合當下“減肥增效”的需求,還符合綠色農業發展方向的產品的熱度就更加彰顯了。
減肥提質,助力農田地力提升
業內普遍認為,“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基礎是土壤的健康肥沃。而腐植酸則是土壤的“生命核”、是作物的“強身素”、是微生物的“培養基”、是化肥的“增效劑”。
現有研究已充分證明腐植酸在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調節土壤酸堿度和降低土壤含鹽量、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養分有效性等方面具有突出效果,我國存在大量鹽堿地和酸性土壤、退化土壤,因此,利用腐植酸改良問題土壤有重要意義。
《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將全國20.23億畝耕地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平均等級為4.76等,較2014年提升了0.35個等級。其中,東北地區耕地質量最高為3.59等。顯然,還有提升的空間。
相關人士透露,今年或將展開新一輪的耕地質量摸底。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李榮介紹,我國耕地質量狀況與地力演變趨勢,局部存在耕地土壤退化與土壤障礙問題。
我國制定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高標準農田內在質量就包含土壤改良、障礙土層消除、土壤培肥工程。
而利用腐植酸肥料培植地力,恰恰是最合適的。
陜西鼎天濟農腐植酸制品有限公司市場中心總經理韓新愛介紹,隨著中國農業發展,復種指數提升,土壤惡化日益嚴重,土壤板結、酸化、鹽堿化等已成為作物增產、提質的重要障礙因素之一。同時,土地流轉及種植者專業知識的增長,對土壤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基于此,腐植酸作為優秀的土壤結構修復劑也逐漸成為種植戶尤其是經作區種植戶的剛性需求產品。而國家提出建設高標準農田,對于腐植酸來說更是利好信息。
腐植酸大有可為
腐植酸作為土壤的“儲碳器”、化肥的“增效劑”,在實現國家2030年和2060年“碳達峰”以及“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中大有作為。
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法定代表人、名譽會長曾憲成認為,于土肥而言,化肥是植物養分最大的“給養庫”,而腐植酸是土壤中最大的“儲碳庫”以及衡量土壤肥力的“金標準”。
我國礦源腐植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根據相關資料,泥炭儲量為 125 億噸,占世界總量的 17%左右;褐煤 1431 億噸,占世界總量的 18%左右;風化煤尚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預計在 1000 億噸左右,約占世界總量的13%。腐植酸資源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新疆、山西、黑龍江、江西、云南、河南、福建、廣西、吉林、四川等地。
山東農大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方軍介紹,目前,腐植酸已成為農業上應用的抗旱劑、肥料、增效劑及復配產品的主要成分。以富含腐植酸的泥炭、褐煤、風化煤為原料,經過氨化、硝化等化學處理,或添加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制成的一類肥料,稱為腐植酸類肥料,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化肥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長發育,增強農作物抗逆性能,改善農產品品質等多種功能。
目前腐植酸在農業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類:腐植酸類、硝基腐植酸類及提純腐植酸類產品。腐植酸類多與氮、磷、鉀及微量元素制成單元或多元腐植酸復混肥;提純腐植酸主要制成易溶于水的鉀、鈉、銨鹽,用于澆灌或噴灑在農作物上,作為生長調節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