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田CTO胡嵩:布局“智慧农业” 用先进的技术扎根到最深的农产地

作者:新华网 2023/11/10 14:57:23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陈延特)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以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日益成为赋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  “我们发现,除了在农产品的交易环节,在生产种植环节,农副产品的加工环节及农资供

新華網北京11月9日電(陳延特)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以5G、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應用,數字經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滲透到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日益成為賦能農業現代化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

  “我們發現,除了在農產品的交易環節,在生產種植環節,農副產品的加工環節及農資供應等全產業鏈上,數字經濟都大有文章可做。”一畝田集團CTO胡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一畝田的服務已經覆蓋全國2800個縣市、5000萬農業用戶,每年帶動ToB端交易額超過3000億。

  從幫助農民“賣貨”到全產業鏈“智慧農業”布局

  “我們的初心就是幫助農民‘賣貨’。”胡嵩介紹,一畝田于2011年成立,十余年持續深耕農業,起初通過互聯網破解農業信息化問題,打造農產品B To B數字化流通服務平臺,幫助農產品“上網”交易。在這過程中,一畝田發現,產地生產者與傳統線下批發市場存在信息不通暢問題,隨之逐步建立起產地直通批發市場的智慧代賣服務平臺,構成了一畝田農產品大宗商品線上線下交易的“天地網絡”。

  據了解,如今,一畝田代賣服務已經覆蓋全國超過60個城市、100多個一、二級批發市場渠道,可銷售農產品品類超過240余種。胡嵩表示,目前,一畝田代賣服務平臺在土豆、柑桔、白菜等品種已經是全國最大的批發渠道之一。

  基于千萬級用戶基數、多品類農產品及廣泛的產地覆蓋基礎,一畝田對平臺沉淀下來的大量數據,諸如產地規模、市場供需、產銷熱度等農業流通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開發了農業大數據系統,為生產者及區域政府提供農產品品種選擇、銷售流量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決策依據。

  此基礎上,一畝田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發展融合。胡嵩表示,基于AI大模型技術,一畝田打造農業大模型智慧助理“小田”對話機器人,它涵蓋了新農產品品種、農業技術、供需行情、產銷智能匹配等多個模塊,針對從生產、流通、采購等農業全鏈條的多個場景、多產業鏈群體,幫助農民解決種什么、怎么種、如何賣、高效賣的問題。

  目前,一畝田在持續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的先進種植模式,推動產業現代化發展。“我們現在開始嘗試與廣東、廣西等產地直接合作,培育新的種植產地、新品種,從而填補受季節性影響而導致農產品市場的空白,這也是一畝田關于‘智慧農業’的新業務布局。”胡嵩總結道。

一畝田集團CTO胡嵩接受新華網《數字經濟這十年》欄目專訪

  以“頂天立地”的信念 助力中國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

  如今的數字農業已不是簡單的“互聯網+農業”,而是利用大數據、區塊鏈、大模型技術、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升級。

  “數字經濟發展的十年,也是一畝田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十年。”胡嵩介紹到,在一畝田布局產地業務之初,很多產地的農戶個人都沒有電腦,有的一個村只有一臺PC臺式電腦,現如今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有一臺智能手機,這也讓一畝田的服務從單一的網站,變成以手機App、公眾號、短視頻、AI智能機器人等為工具提供多樣化服務,從而讓產地貨主可以每時每刻與全國的買家聯絡,可以掌握千里之外批發市場價格波動、檔口走貨信息、預測供銷需求等數字化手段,讓農業生產更加“智能”。他表示:“一畝田及深耕農業產業十余年的企業,要得益于黨和國家在數字基建上持續的支持和投入。”

  促進農民增收一直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與傳統經濟相比,數字經濟在信息快速傳輸、大數據降本增效、帶動新興產業發展都具有著獨特優勢。從“數字福建”“數字浙江”,到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正式打響,大規模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縮小了城鄉數字基礎設施差距,促進了城鄉及產業要素的互動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拓寬農民增收的致富渠道。

  胡嵩表示:“‘頂天’‘立地’一直是一畝田的堅定信念,既要用行業最先進的技術,也要深入扎根到產地去挖掘用戶需求。這也是企業發展所需的‘新質生產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