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普信:以蓝莓为抓手,通过单一作物产业链打造样板

作者:诺普信公告 2023/5/29 14:09:02
近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普信”)举办年度投资者交流会,公司董事长卢柏强先生、财务总监袁庆鸿先生、董事会秘书莫谋钧先生、光筑农业副总黄为民先生、光筑农业财务总监邓仕国先生回答了投资者提问。       问1:今年特色水果产业的规划品种有哪些?总产能面积达到多少?       答:诺普信几十年都在耕耘

近日,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普信”)舉辦年度投資者交流會,公司董事長盧柏強先生、財務總監袁慶鴻先生、董事會秘書莫謀鈞先生、光筑農業副總黃為民先生、光筑農業財務總監鄧仕國先生回答了投資者提問。

       問1:今年特色水果產業的規劃品種有哪些?總產能面積達到多少?

       答:諾普信幾十年都在耕耘農業服務,對農業的研究從未停止。目前核心還是在云南基質藍莓,近3萬畝,主要是考慮到未來10~15年時間,中國有更多的人都能夠吃上高品質早春藍莓,把藍莓作為一個單一作物產業鏈來耕耘,大幅提升產業效率效能;第二作物是燕窩果,在三亞,反季節上市效應明顯,我們有信心種植出非常好吃的燕窩果。

       種植面積是個流動過程,受到很多客觀因素限制。國家土地政策很嚴,在云南、海南等地都有土地限制,目前我們非常注重土地的獲取。

       問2:今年一季度藍莓利潤超預期,主要原因是銷售價格比較高,高價格取決于產量還是市場需求?這個變化是否可持續?

       答:今年整個云南的春季藍莓行業總產能估計在8萬噸左右。從消費的角度來講,目前產量遠不及消費需求的增長,估計明年價格還是趨于平穩,今年綜合均價在去年基礎之上有一定增長。

       一季度藍莓銷售均價基本穩定在8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約增長20%。今年目前已經完成銷售超6,000噸,預計在2023年產季結束還有近幾百噸產出。

       今年價格運行向好,主要是在渠道客戶的增長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客戶分布已由核心的一線城市走向其他省會城市。在4月份我們已經突擊到一些零售的終端和區域性的頭部渠道。整個終端的呈現率在今年也打好了基礎,為明年的新產能的做了充足的準備。

       云南種植地理條件非常好,土地是很大的一個限制,我們致力于精耕細作,把已布局的產園經營好,同時繼續大力爭取更多可種植土地,配套后端營銷與品牌,種得好和賣得好同步發力。

       問3:關于打造品牌力量方面,公司有做布局嗎?渠道銷售方面,未來有考慮To C嗎?

       答:我們剛進入藍莓產業,屬于一個全新的品牌,眼前最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的渠道和市場接受。品牌正在逐步歸攏和構建,單個品牌還是多個品牌更具優勢,品牌策略和渠道策略還需要市場去檢驗。生鮮消費領域,空間遠遠比普通的固化消費品要大,藍莓的消費邏輯和消費體驗,更具有巨大的可塑空間。從采摘到消費者品嘗到藍莓,這段距離隱藏的是一個產業鏈,所以我們就提到要打造一流的產后運營體系。

       To C端已經在嘗試構建,其中日配的履約能力是個很大的課題。冷鏈物流供應終端需要好幾年時間建立,我們現在正在構建的營銷隊伍,首先布局國內一二三線城市的藍莓分銷,其次找到合作伙伴共同To C端。

       問4:對于土地供給受限,云南土地政策情況如何?同行拿地的具體情況?藍莓行業的總體規模是什么水平?在土地拓展逐漸受限的情況下,整體規模是否趨于穩定?

       答:當前國家對土地非農、非糧化的檢查日益嚴格,是對耕地的保護,也是對行業穩定發展的要求。目前在云南大規模土地流轉的工作有一定挑戰,適合種植區域土地的稀缺性越來越明顯,包括同行在土地拓展上也較為緊張。諾普信依托于自身上市公司的優勢和在農業領域耕耘多年的積累,受到政府頗高的信任和長期關注支持,土地拓展工作依舊積極推動中,整體流轉面積已接近3萬畝。

       據了解,當前云南基質藍莓整體種植面積10萬畝左右,2023年的春季藍莓總產能約8萬噸,明年預估10萬噸。在土地政策的影響下,未來云南冬春季的基質藍莓預計在15萬噸左右。

       問5:藍莓種植受氣候或溫室效應的影響大不大?如果未來環境惡化較快,如何有效控制風險?

       答:氣候變化對全球性的影響,不是影響藍莓種植的主要因素。光筑藍莓種植為無土基質栽培,云南獨特的地理氣候,大棚和滴灌設施起到很好的抗風險能力,加上數據化和工業化、標準化的種植管理模式,有效控制天氣條件的風險。

       問6:公司在提高畝產上,對于技術投入和研究做了哪些工作?

       答:畝產的提高屬于生物學范疇,其中科技的含量極高,未來農業的發展將是不斷科創的過程。目前公司已經同時開拓60多個科學研究課題,每個農場都配有農業試驗站,在藍莓課題的研究總量非常高,不僅是研究畝產的提升,更是研究未來農業的邏輯,通過在大數據和智能算法的投入,逐漸產出研究成果。

       問7:全球藍莓及中國藍莓的發展歷史如何?

       答:全球藍莓種植歷史達100多年,中國種植歷史約二三十年。中國藍莓的發展得益于中華民族的崛起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包括消費升級、網購和冷鏈物流的發展等。在此大背景下,我們迎來了新農業時代的機會。公司以藍莓為抓手,通過單一作物產業鏈模式打造樣板,助力新農業時代。

       問8:藍莓產業投入的資金量較大,公司的資金需求大致是什么樣?

       答:今年產季基質藍莓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訂單需有保證金或預付款,整體而言現金流較農藥板塊更為充裕。

       問9:公司目前育苗水平如何?未來有多少把握可以超越美國、西班牙的品種優勢?

       答:中國目前種植的品種已經是全球較先進的品種,其次,作為中國生產者,我們的藍莓種植能力水準不比全球任何地方差,且云南相比全球任何地方更有種植氣候優勢。

       問10:在水果種植上,主要的壁壘在哪里?

       答:嚴格意義上講,沒有大的壁壘,核心是如何打造中國農業人才的高地,通過吸引最頂級的酷愛農業科學研究和經營的人,提高兩三倍的效率效能,對接到未來二三十年的尖端科學技術,通過單一作物產業鏈實現革命性的發展。

       問11:如果未來藍莓不再是市場上熱捧的水果,公司是否有其他水果的相關儲備?

       答:在近七八年內,公司將圍繞藍莓作為發展的核心主線,同時兼顧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的同步成長。澳洲堅果的投產、燕窩果的技術突破等,在作物品類戰略層面都已經有相關布局。

       我們在思考一種大消費產業邏輯,單一特色作物產業鏈的模式,就是把藍莓作為一個大產業來做,通過我們的“四大體系”,農業科研、教育培訓、事業合伙以及產后運營體系,使得我們科研成果比高校農科院的效率效能高兩三倍,令得投身農業的人才成為農業專家、成為農場主。我們認真來做,藍莓是個通道,是個抓手,真的把它作為一個大事業來做,打造一個樣板,走向世界級的農業企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