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石硫合剂的几种方式及操作要点!
石硫合劑是果樹休眠期清園、殺病(菌)蟲的優良鏟除劑,也可用于果樹苗木的消毒、殺菌,其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鈣。以往不少果園利用石灰和硫黃自制石硫合劑。現介紹幾種熬制方式及操作要點,供參考。
1 熬制方式
石硫合劑是用石灰和硫黃加水熬而成的紅褐色透明液體,有效成分為多硫化鈣,三者的配制比例為1∶2∶10。依據生石灰、硫黃的投放順序不同,可以分為如下3種熬制方式:
1.1 先投硫黃法。(1)鍋內硫黃調糊法。生火后,鍋中加少許熱水,將硫黃倒入鍋內,攪成糊狀,按配比在鍋內加足水,再放入生石灰,加熱煮沸,并不停攪拌。
(2)鍋外硫黃調糊法。先把定量的硫黃粉倒入瓷盆內,用鍋中的溫水調和成糊狀(圖1),待鍋內清水溫度加熱至80~85℃時,將硫黃粉糊倒入鍋內,輕輕攪拌至鍋內硫黃漿均勻。待鍋內水溫加熱至95℃時(鍋內硫黃漿開始起小泡),把稱量好的生石灰塊由鍋邊緣輕輕放入鍋內熱漿中,大火加熱并攪拌(圖2),維持鍋中漿液一直處于沸騰狀態。
圖1 硫黃調漿
圖2 石硫合劑熬制初期
1.2 先投石灰法。把生石灰放入鐵桶中,用少量水將其溶解開(水過多石灰溶解反而更慢),調成糊狀,倒入鐵鍋中并加足水量,然后用火加熱。在接近沸騰時,把事先調成糊狀的硫黃自鍋邊緩緩倒入,邊倒邊攪,用強火熬制。
1.3 齊投法。先將生石灰用少量水化開,調成糊狀,再加入硫黃粉攪拌均勻,然后加入其余的水,做好水位線記號后進行熬制。熬制時開始用大火,煮沸后火力不要太猛,邊熬邊攪。
2 操作要點
2.1 原料選擇。硫黃和石灰質量的好壞是影響石硫合劑質量的主要因素。劣質的石灰或硫黃實質上會改變原料的比例。一般來說,硫黃粉粒越細攪拌越勻(無干粉或粥狀)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石灰要選擇潔白質輕成塊狀的生石灰,含雜質太多或已風化吸濕的石灰都不宜使用;水要選用硬度較低的井水或河水。
2.2 火力。藥液沸騰前,火力要盡可能大。藥液沸騰后,火力要勻,使藥液沸騰而不外溢。如果發生沸騰,可用竹掃帚輕輕攪拌防止藥液沸出鍋外。
2.3 補水、補生石灰。煮沸前用攪拌棒插入鍋中做水位標記,熬制中不斷加入熱水,保證鍋內水位不變。熬煮過程損失的水量應在反應時間最后的15分鐘以前補充完,補水時切忌加冷水或一次加水過多。有經驗的熬制者可預先估計可能損耗的水量,一次加足,中途不再補水。
石灰塊要分批加入,以免沸騰太劇烈導致溢鍋。待生石灰反應完成后,用竹掃帚輕攪鍋底,如鍋內有石頭塊,須再加入與石塊等量的生石灰。
2.4 熬制。熬制時間不宜過長或太短,熬制時間過長,原液變成綠色,有效成分降低;熬制時間太短,原液度數低,效果亦差。鍋內藥液由橙黃色(圖3)變為紅褐色(醬油色),并顯油紋(圖4)、渣滓呈黃綠色時,取一滴藥液滴入冷水中,藥液迅速散開,即表明反應完畢,應立即將鍋內藥液舀出降溫存放,如果藥滴下沉,則需繼續熬制。
圖3 石硫合劑熬制中期
圖4 石硫合劑熬制完成
待藥液冷卻后,用雙層紗布過濾,即成石硫合劑原液,一般濃度在25波美度左右。
注意事項:熬制石硫合劑時不要用新鐵鍋。原液貯藏可裝入帶釉的缸或壇中,不能用金屬器皿盛裝。存放時要密閉,并在藥液表面滴加柴油或礦物油與空氣隔絕以防止氧化。
文章來源果農之友雜志,僅供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