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因素多,药肥市场没有那么理想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胡晶晶 2021/10/5 12:17:39
随着行业标准逐渐完善,我国药肥产品更加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市场上叫好声渐隆,但是药肥的发展却没那么容易。 很多从业者坦言,药肥市场并没有那么理想。 我们面临的农作物病虫草害非常复杂,而且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现有药肥产品不足以应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药肥产品也必须不断办理新化合物的登记证,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药肥产品的生产环节、流通

隨著行業標準逐漸完善,我國藥肥產品更加豐富,應用也越來越廣,市場上叫好聲漸隆,但是藥肥的發展卻沒那么容易。

 

很多從業者坦言,藥肥市場并沒有那么理想。

 

我們面臨的農作物病蟲草害非常復雜,而且是不斷發生變化的,現有藥肥產品不足以應對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藥肥產品也必須不斷辦理新化合物的登記證,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

 

然而,目前我國藥肥產品的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全過程都要按農藥要求管理,生產、經營都要辦理許可證,想要辦理一個農藥登記證可不容易。

 

首先,農藥登記費用,如環境費用、藥效試驗、殘留費用等等不菲,一個新證件費用需要從過去的幾十萬到現在的百萬元,甚至更高。

 

其次,還涉及時間成本。一個農藥證件三四年才能下來,如果不是提前布局,等證件下來有資格進入市場了,市場可能已經被瓜分完了。

 

如果解決不了證件問題,藥肥將難以實現快速發展。

 

此外,本來正常的商業進步,原來需要買兩件東西現在變成一個了。使用者成本應該降低,但是目前藥肥的情況,并不是這樣的。藥肥產品的登記、生產成本高,運輸、倉儲、銷售條件高,最后導致農民使用成本上升。

 

農藥和肥料存在多種聯合作用,包含相加作用、協同作用、增強作用、拮抗作用、獨立作用。因此藥肥不是農藥和肥料的簡單混配,需要研究農藥、肥料和農作物、病蟲害之間的關系,科學研究配方設計和使用藥肥,才可避免農藥、肥料間的拮抗作用,以及對作物的不良影響,增加它們之間的協同作用,減少農藥與肥料的用量,獲得最佳的應用效果。

 

然而,現在很多企業都處在概念炒作階段,忽略了原料純度高、配方精準、跨學科技術支持要求高、高效解決種植問題等本質。沒有一個好的穩定成熟技術,一些藥肥產品卻匆忙入市,導致市場上低技術含量的藥肥產品比較普遍。以致市場上一些藥肥產品在產品穩定性、使用同步性及作物安全性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缺陷,效果沒有增值。大部分的產品效果只是1+1,很多產品甚至還達不到1+1,失去了藥肥的意義,而且藥害、肥害、殘留等問題時有發生。

農民對藥肥產品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推廣效果。不少種植戶在“效果不行”和“容易出現藥害”的教訓中回到了原有的用藥用肥習慣。在廣西,有農戶自己單獨撒施農藥顆粒劑+復合肥防蟲,還有的用簡易拌肥機摻混農藥做摻混肥施用。

 

也因此,有行業專家表示,未來,藥肥行業要著眼于實現藥效、肥效之間協同增強,所選用的肥料組分與農藥組分必須相容。在產品成分上,盡量應用植物源、礦物源、生物能源環保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實現高效、低毒、環境友好、低風險的農藥成分和新型肥料、有機肥料結合。

 

藥肥研發生產成本高,自然也造成了產品價格的居高不下,再加之藥肥效果的不穩定,目前只能被部分消費者接受,市場依然處于培育期,企業拓展市場的難度依舊較大。

 

目前藥肥較為成熟的市場上品牌非常多,如廣西市場藥肥品牌就有近600個,農戶沒辦法逐一深入了解,而且藥肥產品間差異化低、同質化嚴重。這使得用戶的切換成本很低,往往只關注品類而不在乎品牌,對品牌的忠誠度不高。

 

筆者曾經走訪廣西崇左甘蔗區,當地經銷商表示藥肥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非常多非常混亂,市場魚龍混雜。藥肥代工也十分混亂,200噸藥肥就可以找代工企業生產。因此,一些經銷商也會找代工企業生產一些低含量的藥肥,低價售賣,這就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對于運營品質好、大品牌藥肥的經銷商沖擊非常大。

 

而且,廣西甘蔗區一般走訂單農業的模式,各糖廠一般與蔗農簽訂甘蔗收購協議。這種模式之下,肥企與糖廠合作,向蔗農統一供肥,糖廠收甘蔗后扣除肥料錢。因此,一些布局藥肥肥料企業推廣藥肥時在甘蔗區采用同樣的模式,效果明顯,目前在部分縣市已成為主流模式。而且,由于目前肥料、農藥原料行情均是高位運行,出廠價較高,壓縮了渠道商一定利潤空間。這對于傳統渠道的企業或者渠道商都是不小的挑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