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飙升至145%!中国农药企业出海不“转身”就“翻船”!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内容团队 2025/4/14 8:51:06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于4月9日生效。同时,设定10%的基准关税,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这次美国政府对华施加关税后,新增的34%税率会叠加在之前20%的税率之上,使总税率高达54%。这是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的第二轮大规模攻势。在4月8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威胁,表示若中国不取消34%的反制关税,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
圖片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簽署總統行政令,對中國輸美商品,額外加征34%的關稅,于4月9日生效。同時,設定10%的基準關稅,適用于所有貿易伙伴。這次美國政府對華施加關稅后,新增的34%稅率會疊加在之前20%的稅率之上,使總稅率高達54%。這是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華發動貿易戰以來的第二輪大規模攻勢。

4月8日,特朗普政府進一步威脅,表示若中國不取消34%的反制關稅,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征50%關稅(總稅率達104%)。他還強調,所有中美之間的有關談判都將被終止,而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將立即展開。

4月10日晚,美國兩度傳出對中國再次加征關稅消息,首先是確認對中國關稅率升至145%,其次為再次提高小額包裹關稅,由90%加至120%。

這場由政治博弈引發的行業地震,正在重塑中國出海的底層邏輯。當然,也將重塑我們中國農藥出海的底層邏輯。

2010—2024年中國農藥出口量(單位:萬噸)

圖片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據農化先聲整理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農藥出口流向了6大洲189個國家和地區(含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拉丁美洲出口占比最高,僅巴西出口量占比達17.59%,出口金額占36.91%。美國是第三大市場,出口量占比為5.8%,出口金額占比為5.06%。

在過去幾年中,美國曾是中國農藥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出口占比大約在10%—15%左右。2020年中國農藥出口最多的是巴西和美國,美國占總出口數量的10.112%,總出口金額的12.08%。

據業內人透露,中國對美國出口的農藥主要是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其中以草甘膦、莠去津等除草劑為主,這些產品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但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受到高額關稅的影響較大。2018-2020年期間,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對美國的農藥出口占比有所下降,部分企業轉向其他市場,如越南、印度等轉口貿易,以減少對美國的直接出口。

2024年我國農藥出口目的地情況概覽

圖片

(數據來源:農化先聲)

2024年我國農藥出口量Top10

圖片

(數據來源:農化先聲)


整體影響有限

最新的關稅政策對中國農藥企業在美國開展業務是否有影響?如果有影響有何應對措施?

4月7日之后,潤豐股份、中農立華、興發集團、海利爾、豐山集團、先達股份、廣信股份、國光股份等農藥企業陸續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對等關稅”。

潤豐股份表示,目前美國業務占公司業務比重尚較低,基于公司中期戰略規劃(2025-2029),提升北美、歐盟的業務占比成為公司的重要成長方向之一。中農立華表示,公司在美業務體量占比較小,對于公司整體業績影響有限。興發集團在互動平臺回應稱,2024年,公司在美國市場實現銷售收入約1億美元,約占公司總收入的3%。公司對美出口業務以農藥系列產品為主,需求偏剛性,預計本次美國加征關稅不會對公司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海利爾表示,公司出口美國業務占公司總營收比重較小,從目前看來增加關稅對公司的直接影響不大,豐山集團表示,公司出口至美國的業務很少,2024年出口美國占公司整體收入1%左右,占出口業務收入不到4%,本次美國增加關稅對公司影響幾乎很小。

先達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占公司銷量的比重很小,對公司幾乎沒有影響。廣信股份表示,美國加征關稅事項會對公司出口銷往美國的產品存在一定的影響,考慮到客戶類型和全球范圍內的農藥市場分布,影響范圍相對可控。

總的來說,企業初步評估顯示整體影響有限,實際效果仍需視后續發展情況而定。同時,由于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相關企業需要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并靈活調整策略。


出路在于多元拓新市場

此輪關稅風暴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會常規化,中國農藥企業難免面臨著出口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力下降等挑戰,但同時也蘊含著調整和優化出海策略的機遇。新形勢下可以采取的應對措施有以下9點:

1.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附加值

美國高額關稅可能對低附加值、大宗農藥產品沖擊較大,企業可以加大對高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農藥產品,如生物農藥、綠色農藥、新型制劑的研發和生產,減少對傳統化學農藥的依賴。

2.拓展多元化市場

美國雖然是重要的農藥出口市場,但企業可以通過開拓其他國際市場,如東南亞、非洲、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來分散風險。可重點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國家對農藥需求增長較快,且關稅政策相對友好,是中國農藥企業的重要潛在市場。

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在出海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國內市場需求,尤其是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和綠色發展政策的推進,國內市場對高效、環保農藥的需求也在增加。

3.加強本地化生產與合作

在美國或其他目標市場附近投資建廠或與當地企業合作生產,規避高額關稅的影響。或者通過并購美國或其他國家的農藥企業,獲取其品牌、技術和市場渠道,快速融入當地市場。

例如,潤豐股份于2024年初購買了位于休斯頓的工廠并于2024年予以了產線擴建,于2025年3月新購置位于伊利諾伊州香檳市的資產用于構建“合作伙伴生產中心”,旨在為北美區域伙伴提供完整供應鏈解決方案,增強在供應鏈波動中的抗風險能力。

4.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

優化供應鏈布局:通過調整供應鏈布局,選擇關稅較低的國家或地區進行中轉或生產,降低出口成本。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攤薄單位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

5.持續強化品牌建設與營銷

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完善售后服務和加強品牌宣傳,樹立中國農藥品牌的國際形象,增強市場認可度。更積極的參加國際農業博覽會、農化展會等活動,展示中國農藥產品的優勢和創新能力,擴大國際影響力。

6.加強行業協作與政策支持

通過行業協會協調企業間的合作,共同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爭取政策支持。積極與政府溝通,爭取出口退稅、信貸支持、技術補貼等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同時與其他科研機構或企業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提升產品競爭力。

7.探索新貿易模式

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直接面向美國消費者或小規模農戶,繞過傳統貿易壁壘。通過第三國(如越南、泰國等)進行轉口貿易,規避高額關稅。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優化貿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

8.關注全球供應鏈動態

美國高額關稅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的調整,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動態,及時調整生產和出口計劃。同時減少對單一國家或地區的原材料依賴,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

9.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國際貿易中匯率波動可能加劇,企業需要加強匯率風險管理,避免因匯率波動導致的利潤損失。同時,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出口策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避免因侵權問題影響國際市場的拓展。

貿易戰里誰也無法獨善其身,終歸不會有贏家。所以,在美國高額關稅的背景下,中國農藥企業需要從產品、市場、供應鏈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調整。通過技術創新、市場多元化、本地化生產、品牌建設等措施,去降低關稅帶來的沖擊,繼續獲取在國際市場中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同時,企業需要具抗風險的韌性,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隨時根據國際市場變化調整戰略,確保長期穩定的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