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草甘膦,农户如何科学使用?

作者:佰秀农业 2022/10/23 9:55:10
近几年,市场上对草甘膦的争议颇多,很多人认为草甘膦对人体影响较大,长期使用会对土壤、对农作物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如树势弱、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品质差、植株黄化蜷缩、根系不发达、作物产量低,甚至出现死棵现象。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草甘膦对农作物和土壤是有副作用的,以致禁用草甘膦的呼声渐高,德国更是决定从2023年12月31日起禁止使用除草剂草甘膦,这让草甘膦在为农民

近幾年,市場上對草甘膦的爭議頗多,很多人認為草甘膦對人體影響較大,長期使用會對土壤、對農作物帶來較大的負面作用,如樹勢弱、落花落果嚴重、果實品質差、植株黃化蜷縮、根系不發達、作物產量低,甚至出現死棵現象。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草甘膦對農作物和土壤是有副作用的,以致禁用草甘膦的呼聲漸高,德國更是決定從20231231日起禁止使用除草劑草甘膦,這讓草甘膦在為農民解決雜草危害的同時,也飽受爭議的煎熬。

 

草甘膦妖魔化不可取

 

對于挺“草”人士來說,自然是接受不了這樣的說法的,在他們看來,草甘膦是一種低毒的、具有內吸傳導的非選擇性滅生類除草劑,和百草枯類似,它的有效成分遇土鈍化,在和土壤中的一些金屬離子相遇后,就能分解掉草甘膦有效成分的殘留,從而不會影響后茬作物種植。


更有業內人士認為,草甘膦之所以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是指在轉基因玉米和大豆上使用,是指草甘膦直接噴施到農作物上,從而爆發草甘膦殘留是否對人類有健康威脅等爭論。但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草甘膦,主要是用于非耕地雜草鏟除,即便有爭議,但又不直接用在農作物上,因此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和其它除草劑相比,草甘膦具有殘留低、殺草譜廣、斬草除根、經濟實惠的特點,所以,說草甘膦種種不好的人士,簡直就是在將草甘膦“妖魔化”。

 

至于草甘膦的負面作用,也不得不承認,但之所以造成這些惡果,還是和農民的用法有著極大的關系,如草甘膦登記在非耕地除草,但有些農民為達到高性價比的除草效果,偏偏冒險用于大田、蔬菜、果樹及中藥材等農作物上,這樣就存在比較大的安全隱患,產生藥害的概率也比較高。

 

特別是近些年雜草對草甘膦產生抗性, 農民為保證效果,往往加量使用,這就造成了草甘膦使用超標,當土壤中的金屬元素或其它微生物一時無法完全降解草甘膦時,就會對下茬作物產生藥害,如高純度的草甘膦,登記規定施藥后間隔一周時間可以種植其它農作物,但由于加量使用,或添加了其它除草成分之后,土壤殘留就變得不再單一,所以,一周間隔期明顯不夠安全,而30天的間隔期就相對安全許多。


10-1.png

 

當然也不能全部歸罪于農民,廠商的不合理引導也是草甘膦濫用的原因之一。

 

更有一些不負責任的生產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除草效果,竟然在草甘膦內添加硫酸、24D等隱形成分,這對土壤及農作物所造成的傷害,都一股腦算在了草甘膦的頭上。遇到這事兒,草甘膦冤不冤?

 

科學使用才能達到最具性價比的除草目的

 

那么,種植戶如何科學使用草甘膦呢?

 

1.草甘膦為內吸傳導型除草劑,氣溫高效果優越,平均溫度10℃左右使用,需選擇高含量草甘膦,為增加除草活性,可添加復硝酚鈉或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

 

2.草甘膦被稱為見綠殺,對未出土的雜草無效,對剛出土的根生類小草效果差,這是因為小草葉片稀少,達不到充分吸收,并傳導到根部的效果。

 

草甘膦對老齡草效果不明顯,特別是長出種子的雜草,由于雜草的自我保護性及老齡雜草自身活性降低,達不到有效吸收的效果,且死草速度較慢,對草種子的形成也無法達到有效阻礙。

 

所以,在雜草生長旺盛期使用草甘膦是最能發揮效果的。

 

3.當前草甘膦登記主要為非耕地除草,及茶園、柑橘園、蘋果園、棉花行間定向、桑園、水稻田埂等場所或作物除草,而桃樹或葡萄樹等淺根性果樹是嚴禁使用草甘膦的。

 

所以,草甘膦雖然除草效果好,但在使用時,還是不要盲目擴大使用范圍。

 

4.草甘膦之所以會對土壤、對下茬作物造成殘留危害,主要是使用劣質草甘膦或肆意加大用量造成的,建議農戶在購買高品質草甘膦的同時,也要學會使用技巧,如在對作物安全的基礎上,可采取草甘膦+苯磺隆(防治非耕地雜草)、草甘膦+精喹禾靈(防治抗性禾本科雜草)、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防治抗性絞股藍)、草甘膦+二甲四氯(防治抗性香附子、葎草及野牽牛)的混配模式。

 

通過針對不同抗性雜草,采取添加第二種除草成分的方式,來達到定向鏟除的效果。

 

綜合以上敘述,好的除草劑,也要有好的使用方法,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只有如此,才能達到最具性價比的除草目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