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已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600多家
11月3日,山東省數字農業數字鄉村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淄博市召開。這是山東省政府第一次就推進數字農業數字鄉村發展召開的全省性會議。
??在淄博市臨淄區的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麥田里,幾架無人機在上空嗡嗡盤旋,檢測到蟲害病情后,智能噴藥機器人自動啟動噴灑作業,全程無人操控。作為一家現代化種業龍頭企業,禾豐種業與山東理工大學院士團隊合作,打造了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這個500畝的智慧農業基地已實現“耕、種、管、收”無人化、數字化、精準化。
??如今,在齊魯大地上,像禾豐種業這樣的智慧農業新場景、新業態正不斷涌現。物聯網、云計算、衛星遙感監測、智能環境控制等數字技術手段廣泛應用,已成為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創建智慧農業應用基地600多家。
??數字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勢所趨,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新階段,也是農業現代化的技術支撐,已經融入農業發展各領域各環節。以數字技術賦能的訂單農業、休閑農業、創新農業等快速發展,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短視頻成為農民的“新農活”,“齊魯農超”農產品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逐漸步入正軌。
??在淄博市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齊農云”大數據平臺屏幕上,“齊監管”三資管理系統正實時顯示各村集體資產情況。“農村集體合同逐份編號,錄入平臺,可一鍵查詢、到期提醒、逾期預警、在線整改。村民通過‘齊農云’微信公眾號,對集體的每一筆收支可查、可看、可監督,實現村集體收支全賬目、全流程公開,守好村集體的‘錢袋子’。”該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
??“齊農云”是山東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的一個縮影。目前,山東省級涉農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一網通辦、一次辦好”,打造了智慧村務、“云公章”等一批貼近群眾現實需要的數字化管理模式,鄉村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數字鄉村試點成效明顯。山東成功創建了淄博高青、煙臺海陽、泰安肥城、濱州惠民等4個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和57個省級數字鄉村試點,有效帶動了全省數字鄉村建設。
??數字農業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記者了解到,全省行政村已實現了4G網絡、百兆光纖寬帶全覆蓋,5G網絡通達率達到70%以上,80%鄉鎮具備千兆光纖網絡接入能力;建成了省級農業農村遙感大數據中心、山東省農業云平臺、智慧畜牧、漁船智能監管等一批數字政務服務平臺。
??下一步,山東將搶抓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大機遇,以數字農業來加速農業強省建設進程。農業數字化轉型須注重全產業鏈推動,通過數字化實現“延鏈、補鏈、強鏈”。對此,山東計劃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一批“鏈通數融”的特色產業鏈,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等要素向產業鏈集聚,推動全產業鏈提檔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