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己要增长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赵丹 2023/10/29 9:00:35
收获的季节,总令人振奋。 10月,是杭州亚运赛场上的阵阵欢呼与惊叹。 除了氛围组的神配乐,亚运会上的科技应用更令人津津乐道,数字火炬手、赛场里运送铁饼的机械狗,5.5G网络、自动驾驶的巴士……拼的其实是细节和科技。 10月,是大江南北收割的丰收和撒播的希望。 北方正值收获高峰期,南方也持续收获中。朋友圈里都是农资人“晒”的丰收图景,颜色金黄的玉米、颗粒饱满的

收獲的季節,總令人振奮。

 

10月,是杭州亞運賽場上的陣陣歡呼與驚嘆。

 

除了氛圍組的神配樂,亞運會上的科技應用更令人津津樂道,數字火炬手、賽場里運送鐵餅的機械狗,5.5G網絡、自動駕駛的巴士……拼的其實是細節和科技。

 

10月,是大江南北收割的豐收和撒播的希望。

 

北方正值收獲高峰期,南方也持續收獲中。朋友圈里都是農資人“曬”的豐收圖景,顏色金黃的玉米、顆粒飽滿的大豆、沉甸甸的稻谷、火紅的辣椒……拼的是圈子和方案。

 

10月,是企業孕育來年計劃的準備與期待。

 

秋收之后,大田的農資使用進入了淡季。復盤、交流、互訪,看趨勢、為來年鋪墊成了農資人的主需求。企業新品發布會、年度營銷峰會、行業會議等會議開始激增,而今年市場上表現優異的佼佼者們更是被邀約的熱門。拼的是方法和路徑。

 

……

 

每一場賽事,每一個財富案例,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成就勝利。

 

和一些行業相比,農資、農業勝在剛需猶在,所以仍是投資熱土。

 

貴人鳥半年報已出,其在農業上的收益遠超鞋業。農資經銷商們還在抱怨競爭激烈、不賺錢的時候,新增注冊企業激增,許多資本將觸角伸進農資市場。

 

所以,不要妄言大環境的繁榮與衰落,任何時候不存在大環境行不行,只存在個體的差異。

 

今年企業分化明顯:一部分企業在大談艱難,的確,行業艱難是事實;一部分企業悶聲擴產,在上馬新設備、新工藝上不吝投入。黑燈工廠 、5G工廠、智慧工廠層出不窮,有企業甚至可實現從制造端到銷售管理端的數據互聯共享,全鏈條數字化。

 

有企業家說得明白,既然外部的機會紅利已經拿不到,就往內發掘,向自己要增長。從精細化和深度化里找機會,苦練內功,做差異化,憑借做好產品,做優品質,通過成本領先去贏得更大的市場。

 

市場上的消費分級越來越明顯,有的種植者崇尚品質和錯峰上市,有的種植者就緊盯投入成本。基于不同的種植群體的消費需求,企業需要用不同的產品和方法來滿足。

 

而整體的消費趨勢是,農資使用者的消費更理性,更看重性價比,他們不愿意消費降級,期望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高品質的產品。

 

所以,要迫使企業“卷”起來,實現農資的高品質,低價格。就像今年突然爆紅的“折扣零售店”一樣,同樣的產品,憑實力低價,要么靠盤活資源達成折扣,要么靠提高供應鏈效率達成折扣。

 

明年會更難嗎?可能會。

 

正像劉春雄老師說的,你認為不難的年份,可能正是與別人拉開差距的時候。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與環境好壞無關。

 

好在,無論何時,努力都不算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