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设施葡萄健康栽培与病虫害防控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4/5/13 10:46:12
宁夏地区设施葡萄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设施内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等均影响设施葡萄的品质和产量,易发生病害,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大面积减产,使种植户承受巨大的损失。

圖片

葡萄晶瑩剔透、汁多味甜、營養豐富,在水果市場上備受歡迎。采用設施栽培減少或消除自然條件給植株造成的不利影響,拓展種植范圍,促進果實早熟或延遲采收,有助于延長產品的供應期,增加生產效益。近些年來,寧夏地區設施葡萄的種植面積持續增加,設施內溫度、濕度及通風條件等均影響設施葡萄的品質和產量,易發生病害,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可能大面積減產,使種植戶承受巨大的損失。


圖片

品種選擇


設施葡萄健康栽培的第一步是選擇優良品種。棚室內栽植與露地環境種植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棚室種植是采用人工干預的辦法創造葡萄的生長環境。寧夏地區適宜的設施葡萄品種有陽光玫瑰、藍寶石、維多利亞、大青等。設施葡萄品種的選擇,要考慮如下幾點:一是適應設施內的環境,耐高溫、抗病能力強;二是在散射光條件下易著色,并且著色能達到整齊一致;三是籽粒大、穗大、糖分含量高、香味濃郁、色澤艷、口感好、高產;四是早熟或極早熟。另外,同個棚室中的生長環境是一致的,故而其中的葡萄品種也要合理調節,以確保葡萄植株在后期管理中能健壯生長。


圖片

栽培方式


栽培方式是影響設施葡萄栽培效果及產量的主要因素,當前國內設施葡萄栽培制度主要有兩種:

一是一年一栽制,即在第一年春天栽植實現翌年春天結果、采摘后,立即挖出根莖,重新栽植新苗,年年如此。這種制度下能實現高密度栽植,每畝可栽植700~800株,修剪簡單,便于管理,易管控高度。

二是多年一栽制,與露地栽植別無二致,一次栽植后連續數年生長結果,這種栽培方式的優點是省時、省工、省苗,有利于密植栽培,增加早期的產量,但修剪過程較復雜,且要控制好架面的高度。


大棚秸稈生物反應堆、蚯蚓種養殖均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全新有機栽培技術,將其用于棚室設施葡萄栽植實際中,促進了資源循環增值利用及多種生產要素的有效轉換,使種植土壤養料豐富、多樣,較好地滿足了設施葡萄健康生長的需求。現場栽植要及時扶正傾斜的葡萄植株,進行有效固定,將碎秸稈填入溝底,厚度控制為20厘米即可,隨后以回土方式將有機肥填入土壤中,增加土壤內養料供給量。


單籬架栽培

單籬架栽培模式下可以實現合理密植,單株營養面積可保持0.75~1.0米2,行距維持在150~200厘米,種植12000~16500株/公頃。

圖片

葡萄的單籬架栽培


雙行帶狀籬架栽培

應用這種栽培技術時首選南北行向,雙行帶狀栽植,株距5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200~250厘米,2行葡萄主蔓朝外側傾斜,雙籬架結果。

圖片

葡萄的雙行帶狀籬架栽培


雙行帶狀小棚架栽培

南北行向,雙行帶狀栽植,株距50厘米,小行距100厘米,大行距250厘米。根據棚室內溫度,當植株直立生長至1.5~1.8米時,人工誘導其朝向兩側水平方向生長,實現纏繞棚架結果。隨定植行挖出寬1.4米、深1.2米的栽植溝,溝底鋪厚度為20厘米雜草或秸稈,填進表土20~30厘米,隨后施入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每畝施肥5000千克即可。


帶狀斜籬架栽培

選擇南北向定植,株行距控制為0.5~1.0米×1.5米(單臂),每畝栽種444~889株。柱距4米,基部兩壁間距0.8米,頂部間距3.2米,架面傾斜角度45°。


圖片

適時扣棚,加強管理


扣棚

設施葡萄扣棚時間過早可能達不到植株的自然休眠時間與需冷量,以致萌發過早、萌芽率低,易遭受倒春寒的威脅。但如果扣棚過晚,就會導致成熟期和露地栽培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不同的設施葡萄類型及品種特性影響著其扣棚時間,日光溫室通常選擇在12月中下旬扣棚,而塑料大棚的扣棚時間一般是1月,對于需冷量短的品種,比如紫玉、早玉等,建議選擇在1月上旬扣棚,而夏黑、京亞等需冷量長的品種,可以延緩到1月中下旬扣棚。


溫、濕度的管控

扣棚后50天逐漸升高棚室溫度,以打破休眠狀態。進入開花期時晝、夜間的適宜溫度范圍分別是25~28℃、15~18℃,相對濕度50%左右,維持到采收期。在棚室內維持以上理想溫度范圍的基礎上,每日可以放風2~3次,有助于降低棚室濕度。


水肥管理

設施葡萄栽培對土壤條件的要求較高,土壤要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且透氣性良好。扣棚前要施入有機肥、復合肥做基肥。扣棚后于果實的不同生長期及采收后均要追肥、澆灌。萌芽期確保水分供給充足,澆1次透水,施入氮肥;果實膨大期使用鉀肥和磷肥,灌水和施肥要同時進行;著色期要做到適當控水,施入鉀肥,以增加果實含糖量;采收期結束后施用鉀肥與磷肥,落葉后進行冬灌,以減少抽條和凍害等狀況。


調整結果量

設施葡萄產量一般控制為1000~1500千克/畝,留果過多很可能造成葡萄上市時間延后。鑒于以上情況,通常建議把葡萄結果枝留梢密度控制為8~12個/米2。


圖片

常見病蟲害的防控


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又稱葡萄灰腐病,是由灰葡萄孢霉侵入引起的。危害部位有花序、幼果及成熟的果實等,部分情況下也能危害新梢、果梗。發病原因有管理粗放、氮肥施入量過大、機械損傷、蟲傷多、雨后積水多、通風光照差等。農業防治包括落實清園工作、提高定干高度(1.5米左右)、避免間作其他作物等。建議化學防治在葡萄萌芽前3月中上旬全園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以消滅越冬分生孢子器;可供選擇的保護性和治療性殺菌劑較多,比如42.4%唑醚·氟酰胺、20%氟硅唑乳液、60%殺毒礬等。


穗軸褐枯病

穗軸褐枯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幼嫩的果梗、穗軸幼果。在葡萄抽生幼穗到花序分離之前都可能發病,發病嚴重時全園病穗率高達50%,導致產量顯著降低。地勢低洼、通風不良、管理不到位等均是該病的常見誘因。農業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菌源、加強肥水管理、規避架面郁閉等。化學防治在發芽前噴施3波美度石硫合劑、40%福美胂;花序分離期噴施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連噴2~3次,通常能取得良好的防病治病效果。


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危害的藤蔓變得粗大,葉片發黃,果實畸形。農業防治這種害蟲的方法較簡單,剪除遭受危害的藤蔓并集中燒毀即可。也可以通過敵敵畏稀釋10倍液噴霧殺死害蟲。


葡萄白粉虱

這種害蟲一年繁殖數代,多聚集在葡萄葉背面吸食汁液,導致葉片逐漸由深綠色轉為黃白色,嚴重時枯死脫落。在棚室內釋放人工養殖的麗蚜小蜂,對葡萄白粉虱能取得良好的生物防治效果。葡萄白粉虱對黃色高度敏感,表現出趨向性,可以通過設置黃板進行誘殺。或間隔10天交替使用1次25%撲虱靈粉劑、10%大功臣粉劑噴施。

圖片

葡萄白粉虱危害葡萄葉片


圖片

花果管理


種植人員要在開花前10天梳理花序,清除弱枝上的花序,對中庸枝上的花序采取留單處理辦法,強枝上則要保留雙花序。在開花前5天,參照果穗規格掐除30%左右穗尖,以提高開花的整齊度。對果實采取疏果,即清除過密果、病蟲果、小果等方法,合理調整結果粒間距,確保葡萄的品質與產量。


圖片

結束語


在設施葡萄栽培實踐中,品種選擇、栽培設施、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控及環境調控等因素是一個有機整體,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及果實品質,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加強各個重要環節的技術管理,以促進設施葡萄高產優質,增加種植戶經濟收益,促進葡萄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摘自《果農之友》雜志2024年第3期,文章原文題目為“寧夏設施葡萄健康栽培與病蟲害防控”,作者是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掌政鎮人民政府林業站的范國華。其他媒體和網站如轉載,須注明來源:果農之友雜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