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特肥会】 陈清:功能水溶性肥料在果蔬优质生产中的应用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 陳清
影響果樹蔬菜優質生產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果實品質主要包括外觀、口感、風味及營養等品質;
外觀品質包括果實形狀、果徑大小、果面色澤及果點大小疏密等;
口感品質包括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及硬度等;
風味品質與含酸量、香味物質等有關;
營養品質主要包括多糖類物質、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
安全品質有害物質的殘留數量。
果樹/蔬菜產量和品質潛力首先取決于品種。開花結果習性(結果部位、花芽形成)、新梢、葉片發育、光能截獲、光合、呼吸作用和營養物質分配。
果樹/蔬菜產量和品質其次取決于生長環境。自然環境條件: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降水、土壤類型。
第三果樹/蔬菜產量和品質形成需要精細管理調控。栽培技術(調控):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調控、病蟲防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終結果。
功能水溶性肥料能進一步調控果樹/蔬菜產量和品質嗎?功能水溶性肥料中的養分配比:是否添加了品質元素?功能水溶性肥料中是否有具有轉色提質功能的生物刺激素?
養分平衡的調控
氮、鉀、鈣、鎂、鐵、硼、鋅等的調控和平衡供應對果樹蔬菜優質生產十分重要。鈣在果樹體內起平衡作用,與品質有關。缺鈣會引發果實生理性病害如苦痘病、水心病等。鎂與葉綠素有關;缺乏老葉脈間黃化。鐵與葉綠素有關,缺鐵:黃葉病,幼葉脈間黃化。硼與生殖生長有關如花器官發育、花粉發芽等;與葉片葉綠素;果實成熟。缺硼,容易引發縮果病。
果實蔬菜根系吸收鈣素效率低的原因:
根系濕度不夠;
土壤中有效性Ca的含量較低以及離子不平衡和灌溉施肥措施;
較差的根系生長和鹽漬化的根區;
蒸騰作用弱使得Ca的分配不足;
作物的組織生長快導致木質部的生長差;
葉片中較強的蒸騰速率和夜間根壓低。
必須平衡土壤中的Ca, K, Mg,施入過量鉀肥會減少果實中Ca的含量。施入過量含Mg肥的白云質石灰也會降低果實中Ca的含量。鎂的供應和鈣類似;生產上出現鉀鎂拮抗的問題十分普遍。盲目加大鉀肥用量,導致K/Mg、K/Ca比值增大,引起作物缺鎂、缺鈣。
生物增效物質的調控
生物增效物質在作物提質方面的4大作用:
增加植物抗逆性和抵御非生物因素的脅迫,促進根系發育;
調節和改善植物體內水分,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轉和使用,避免營養物質的滲出、流失或損失;
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屬性,包括糖度,顏色等;
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質,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發展,保護和改善土壤健康,提高土壤保水效果。
微生物的直接的促生作用:
1.產生植物促生物質;
2.增加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生物固氮作用;提高植物根際養分的可利用性)。
微生物的間接的促生作用。
1.增強植物對病害的抵抗。
抗生物質抑病;
水解酶抑病;
信號干擾抑病;
誘導系統抗性抑病;
競爭營養和生態位抑病;
鐵載體抑病;
其它抑病機制;
2.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如何更好的發揮功能水溶肥的作用?
功能水溶肥的提質增效是“錦上添花”的措施
以富士蘋果果實的色澤為例, 是由品種的遺傳特性決定的。植物激素參與花青素合成和果實顏色發育的調控,施用茉莉酸甲酯可促進花青苷的積累;脫落酸參與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可直接影響花青苷的積累并促進果實著色;乙烯顯著促進花青苷積累,在果實成熟的過程中促進葉綠素的降解,增加花青素的含量,進而增加果實顏色。
總糖、蔗糖、果糖、山梨醇、半乳糖和葡萄糖與蘋果的花青苷合成和著色有著密切的關系。負載量的多少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庫源分配;溫度影響果實著色,高溫會抑制果實紅色的發育,晝夜溫差越大,果實著色越好, 12℃以上的晝夜溫差對紅色發育最好;果實著色期灌溉或降雨過多,都會降低果實內的花青素濃度,著色變差;充足的光照會刺激花青素的積累,進而促進果實著色。
礦質元素是花青苷形成的基礎。土壤氮水平是影響蘋果著色的重要因素,過量施氮會導致花青素合成減少,果皮褪綠變慢,抑制蘋果著色。鉀肥施用過量會影響鎂和鈣的吸收。
品種+合理負載+改善光照+合理肥水+氮鉀鈣鎂硼養分平衡+噴有機活性物質才能更好的發揮功能水溶肥對果蔬作物的提質增效功效。
選擇合適水溶性肥料配方
氮鉀鈣鎂硼鐵等養分投入形態及配比非常重要;不是基于一款產品而言,而是針對”土壤供給+有機肥+硅鈣鉀鎂肥等土壤改良劑+其他的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中的所有有效養分;
養分供給不是越多越好;銨態氮過多供給引發作物吸收鉀鈣鎂吸收,反之長期施用高鉀水溶性肥料會影響作物吸收鈣鎂;
針對果園菜地等土壤酸化問題,通過施用石灰盲目改良土壤可能造成其他養分的缺乏;盲目補充鎂肥可能引發鈣素的缺乏。
功能性水溶性有機原料的選擇與配伍
對作物生理產生影響、促進作物品質提升的生物活性物質;對肥料的理化性狀產生改善作用,控制養分轉化等;對養分在土壤中的形態或運移產生作用;氨基酸母液腐植酸、黃腐酸及生化腐植酸、濃縮糖蜜發酵液、濃縮養殖場沼液、酒糟沼液、廚余發酵沼液、堆肥物提取液、豆渣微生物發酵液、淀粉、味精生產廢液、秸稈發酵液。配伍技術途徑:增效載體+中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