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黑龙江农资市场增长逻辑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新媒体 2024/12/24 9:26:40
作为我国粮食供给大省之一的黑龙江,位于我 国东北部,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南有南水北调,北有三江灌区”,是黑龙江农 民口中的一句话。也正是这一举措,让昔日的“北大 荒”成为如今的“北大仓”。伴随着“北大仓”越发丰满,黑龙江的农资供应也接近饱和,尤其是针对主要作物的农资供应更是 在存量竞争中寻找增量路径。在如此环境下,黑龙 江农资市场还能增长吗?还能够继续持续增长吗? 答案是 :能。那么

作為我國糧食供給大省之一的黑龍江,位于我 國東北部,是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

“南有南水北調,北有三江灌區”,是黑龍江農 民口中的一句話。也正是這一舉措,讓昔日的“北大 荒”成為如今的“北大倉”。

伴隨著“北大倉”越發豐滿,黑龍江的農資供應也接近飽和,尤其是針對主要作物的農資供應更是 在存量競爭中尋找增量路徑。在如此環境下,黑龍 江農資市場還能增長嗎?還能夠繼續持續增長嗎? 答案是 :能。

那么,應該如何在黑龍江市場尋找增量,保持增長?


大田作物是增量基礎


黑龍江地貌特征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主要由山地、臺地、平原和

水面構成。全省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溫干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易澇早霜,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短,氣候地域性差異大。這種氣候條件對作物的生長周期和產量有顯著影響。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麥等,也有油料作物、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作物藥材類如人參、枸杞、甘草等也有種植。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610.png

據官方統計,黑龍江全省耕地25696.91 萬畝,占全省國土調查總面積的 46.40%。其中,水田 7177.56萬畝,占27.93%;水澆地 107.73萬畝,占 0.42%;旱地 18411.62 萬畝,占 71.65%。這也奠定了黑龍江占據我國糧食產出大省之一的地位。

《2023 黑龍江統計年鑒》(以下簡稱《年鑒》)顯示,2022 年,黑龍江農林牧漁總產值為 6718.2 億元,主要種植的作物包括水稻、大豆、玉米等。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621.png

2022 年,黑龍江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 22024.5萬畝,其中水稻 5401.5萬畝,玉米 8955萬畝,大豆 7398 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 7763.1 萬噸,其中水稻2718.0萬噸,玉米 4038.4 萬噸,大豆953.4 萬噸。水稻品種超過 300 個,為中國提供了約 10% 的稻米,最著名的有五常大米、佳木斯稻花香等。

在黑龍江省,小麥的種植面積較少,2022 年播種面積為 31.5萬畝,產量為 8.4 萬噸。

除了這些,網絡上的“農業大摸底”熱潮,也“暴露”了黑龍江有種植蔓越莓、紫蘇、樹莓、沙棘等“隱藏作物”。這是因為黑龍江地處“世界小漿果種植帶”,氣候優勢明顯。目前小漿果種植面積達 35萬畝,年產值近 20 億元,全省有小漿果加工企業 100 余家,年產值近 30 億元,位居我國之首。

針對作物所需進行肥料和農藥的施用,是農資增長的基礎。黑龍江以水稻、大豆、玉米為主,除草劑就是大田剛需。當地農資經銷商反映,這兩年,黑龍 江的種植結構變化非常大,今年種水稻的農戶, 明年就可能改種玉米,如果大豆行情好的話,就 又會改種大豆。所以要想維持銷量,起碼要打通三大主栽作物的套餐方案,針對每種作物的 不同生長階段和功能性需求進行精細化設計和 搭配,不然就會面臨今年賣得好明年賣得差的困境。


增長空間依然存在


隨著全國范圍內肥料農藥雙減措施的實施, 各個地區的施用量都在逐漸下降,黑龍江也不例外。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632.png

《年鑒》顯示,黑龍江的農藥施用量 2016— 2017 年均為 8.3 萬噸,2018 年下降至 7.5 萬噸, 之后連續下降,2022 年施用量為 5.5萬噸。同期, 化肥使用量自 2017 年也在逐漸減少,2022 年黑 龍江化肥施用折純總量為 238.50萬噸,減少 12.7萬噸。氮肥、磷肥、鉀肥施用折純量為 76.13 萬 噸、47.34 萬噸、32.50萬噸,與 2017 年相比,分 別減少 9.32 萬噸、5.24 萬噸、3.11 萬噸;復合肥 施用折純量為 82.53 萬噸,比 2017 年增加 4.98 萬噸。

從下轄的市(縣、區)看,哈爾濱、齊齊哈 爾、綏化位列前三,化肥施用折純總量為 46.7萬噸、34.6萬噸、31.4 萬噸。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645.png

化肥農藥的減量,必然會導致農資市場環境 的變化。

東北種植規模化程度高,面積集中,農資渠 道結構復雜,所以農戶在肥料選擇上面,除了常 規的肥料之外,“復合肥 + 有機肥 + 菌肥 + 中微 量元素”也是農戶比較接受的用肥方案,譬如山 東佐田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東北市場的產品 三只虎復合菌肥,浩辰生物的植物源磷酸二氫鉀 產品,金必來的叢枝菌根真菌產品等特肥產品都 具有可觀的銷量。

農藥方面,因為最近幾年藥害比較嚴重,所  以農民對除草劑的安全問題變得格外關注,會更 傾向于選擇安全性高的除草劑。譬如,玉米除草 劑現在都是苯唑類,原來基本上被進口產品包圓, 現在國內產品越來越好,價格下降幅度也很大。 這種新化合物的出現,滿足了農戶對安全的需要。 當然除了基礎用藥除草劑之外,也有農戶為了提 苗,會主動選擇使用一些植物營養、植調劑產品, 所以具備營養、植物調節、微生物的產品也會更 受歡迎。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654.png

目前,黑龍江農資市場主要面臨品牌集中度 不高、大單品打造乏力、產品套餐組合日趨飽滿 等問題。

另據不完全統計,2022 年,黑龍江的無人機 大約為 25000 臺,平均下來五個農戶就一臺。這 也意味著飛防級產品在這塊區域上有相當大的市場。四川絡布新材料科技公司的飛防級磷酸二氫 鉀迎合東北廣闊的植保飛防作業場景,在大田上 可以抗逆減災,促進作物的快速生長和恢復,提 升作物產量和品質,滿足種植戶的新需求,也是 渠道商的新機會。

“黑龍江還是大田的天下。”黑龍江科普特農 業生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前展表示,“大 田的優勢就是產品一旦被接受就會快速上量,短 時間內形成品牌,而只要在這個地方形成品牌影 響力了,必然會跑馬圈地,銷量更不是問題。所 以說,在其他地方形成品牌可能需要三五年,在 東北可能只需要兩年,今年效果一出來第二年就 上量,第三年量可能就達到頂峰。”

整體來說,結合大環境背景,綠色高效、效 果顯著、更適合大田使用的肥料和農藥會更加獲 得農戶的青睞。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714.png

如何尋找增長路徑?


2024年,黑龍江的農資市場蒙上了一層寒意。 筆者在進行市場調研時發現,糧食價格不容樂觀、 種植戶動力不足、零售商被線上沖擊、渠道商信 心喪失等種種問題都暴露了黑龍江農資環境的能 量趨弱。

黑龍江凱瑞威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汝志新 表示,作為東北市場專業服務商平臺,其實大家 遇到的問題都比較接近。無論是產品類型還是庫 存壓力,對經銷商、零售商都是兩座大山,現在 的市場話語權在農戶,農戶看價格、看服務、看 效果,如果產品同質化嚴重那就需要找差異化,

大宗產品不好做就需要找小眾品類。

//
差異化是增長的基本手段

除了從產品端找差異,其實也可以從種植端 找機會。

農業生產,種子先行。種子是能左右整體糧 食產出的,譬如單產提升、解決抗性問題等都是 從種子開始,之后才是除草劑、殺菌劑、肥料等 這些圍繞生產的產品。凱瑞威團隊用了兩年多時 間,將“種子 + 農化”穩定下來,這是凱瑞威一個大的戰略轉型。

微信圖片_20241224091729.png

在目前信息極度公開化的環境下,農戶對產 品價格和質量的了解程度大大提高,這使得平臺 商在開發新客戶時面臨極大的困難,即使平臺商 擁有優質的產品,也難以打動新客戶。龍江華夏 統聯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書涵認為, 對于目前的市場情況,要把現有的客戶渠道維護 好,從現有客戶渠道挖掘增量。同時,結合現有 產品,尋找一些具有差異化、有效果、有利潤的 新質資源性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
線上線下協同合作拉動增長

新媒體已經成為農資行業擴大勢能 不可或缺的工具。

無論在哪個地區,抖音、快手、微信 視頻號,甚至小紅書已經成為增加銷量 的首選。

黑龍江地區,經銷商、零售商似乎 更偏向于快手宣傳。筆者在走訪當地農資 市場時,很多門店都把快手賬戶名稱貼 在門口,以作推廣。除農資經銷商、零售 商之外,種植戶也熱衷于線上宣傳,不僅 能為自家的農作物做推廣,也能夠了解更 多的農資產品,認識更多的同行,學習更 多的農資知識。

黑龍江農資行業頭部主播、寒沃農 業創始人姚玲旭就是把線上和線下完美 結合的標桿。她表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 下,拓客都是主要目標,也是增長基礎, 線上拓客的好處在于用最少的錢取得最 大的獲客量。只有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 來,把短視頻、直播等工具利用起來,幫  助下游經銷商賣貨,才能贏得雙向增長。

所以,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手段,抓 住市場機會,就能夠找到增長。


"

市場是一直在變化的,只有不斷變 化才能夠跟上市場的步伐。

雖然黑龍江市場的競爭日趨激 烈,但是仍然可以在紅海里找到未被發 掘的板塊。企業可以在這里加強品牌建 設,以差異化優勢沖出重圍;經銷商可 以更加聚焦,專心深耕某一領域。尤其 是在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各層級之間 可以資源聯動,共同找尋增長路徑。

在服務方面,各級農資平臺可以 為農戶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加大服務 力度,優化服務體驗,以此增加客群黏 性。

在增長為主流的市場環境下,其 實保持住,堅持下來,做好自己,就是 一件成功的事。無論市場多難做,去打 破困境,實現多維度破局,就能夠迎來增長。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