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夯实秋粮稳产基础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

作者:中国台湾网 2024/8/26 14:56:33
当前正值秋粮生长的关键阶段,全国多地正采取多种措施,稳固秋粮生产的良好势头。河南超过7600万亩的秋粮作物正处于灌浆结实的关键期。为了保障秋粮产量,河南省广泛应用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强化病虫害防控,以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例如,在周口项城的5G智能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众多微型气象站和病害监测设备遍布田间,它们持续收集数据并即时传输至智能管理平台,形成精细化管理建议。基于这些“处方图”,地方派

當前正值秋糧生長的關鍵階段,全國多地正采取多種措施,穩固秋糧生產的良好勢頭。


多措并舉夯實秋糧穩產基礎


河南超過7600萬畝的秋糧作物正處于灌漿結實的關鍵期。為了保障秋糧產量,河南省廣泛應用物聯網監控系統等現代農業技術,強化病蟲害防控,以提升單位面積產量。例如,在周口項城的5G智能化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眾多微型氣象站和病害監測設備遍布田間,它們持續收集數據并即時傳輸至智能管理平臺,形成精細化管理建議。基于這些“處方圖”,地方派遣上百名技術專家指導農民進行精準田間管理。


多措并舉夯實秋糧穩產基礎 科技賦能智慧農業


隨著農業監測體系的不斷完善,智慧農業正在秋糧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安徽省潁上縣利用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幫助農民采取日灌夜排策略為水稻有效降溫,加速其生長。浙江長興則依據最新的病蟲害信息,采用無人機進行高效噴防。在江蘇泰州,新投入使用的智能監測站讓農技人員能迅速獲取水稻病蟲害數據,及時指導農民在最佳時機進行防治。


此外,綠色生產理念也在今年的秋糧種植中得到廣泛實踐。黑龍江省在北大荒八五六農場推廣鴨稻共生、蟹稻共養等立體養殖模式,涉及面積接近3萬畝,每畝可為農戶增加80至120元的經濟效益。河北省則在18萬畝鹽堿地上改造建立了高標準農田,通過灌溉技術創新、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等方法,成功將鹽堿度降至1‰-2‰,使得這些曾經的不毛之地生產能力提高了約30%。


通過這些綜合措施的實施,各地致力于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