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加紧部署亚太环保项目、加速推进绿色化产品应用布局中国低碳产业
4月10~11日,巴斯夫在官網連續發布消息,該公司將分別在日本和中國部署環保相關項目。在日本,巴斯夫將與日揮株式會社、日本勘探和生產公司INPEX合作,開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提高天然氣開采率,并生產藍氫和藍氨的示范項目。在中國,巴斯夫將建立可堆肥生物聚合物ecovio的改性生產能力,并專為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在日本:合作開發CCUS技術
4月10日,巴斯夫宣布,由巴斯夫及其工程伙伴日揮株式會社共同開發的高壓再生二氧化碳捕集技術HiPACT,將用于日本勘探和生產公司INPEX的柏崎清潔氫氨項目。該項目是日本首個以當地天然氣生產藍氫和藍氨的示范項目,并將在枯竭氣田實施CCUS,以及使用氫氣發電并生產氨氣。
巴斯夫表示,該氫氣生產設施預計將于2025年投產。該公司HiPACT技術將用于高效捕獲并回收工藝氣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注入枯竭氣田的儲層中,利用CCUS技術提高天然氣開采率。巴斯夫介紹稱,與傳統技術相比,由于排放的二氧化碳廢氣壓力高于常壓,HiPACT技術有望將二氧化碳捕集和壓縮成本降低35%;由于二氧化碳能夠以節能方式存儲于地下,該技術有望將碳捕集和封存(CCS)的效益最大化。
巴斯夫介紹,憑借50多年的豐富經驗,巴斯夫的氣體處理技術已應用于全球500多家工廠。該公司已有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OASE產品應用范圍廣闊,包括天然氣、合成氣、煙道氣和沼氣。HiPACT是專門為天然氣和合成氣領域量身打造的CCS或使用二氧化碳提高油/氣開采率的解決方案。HiPACT和OASE產品對價值鏈中的成本節約和可持續發展都有顯著貢獻。
巴斯夫亞太區中間體業務部OASE氣體處理工藝技術總監駱逸雄表示:″HiPACT技術的實施是我們與日揮良好伙伴關系的成果,結合雙方工藝技術和裝置工程專長。我們期待利用HiPACT擴展全球CCUS格局。″
在中國:建立生物聚合物生產能力
4月11日,巴斯夫宣布,將在中國上海為經認證可堆肥生物聚合物ecovio建立改性生產能力,以期更好地支持亞洲地區的客戶。成功完成鑒定試驗后,該公司從2023年年中開始,將為亞太地區客戶提供大量的ecovio商用材料。改性生產能力建成后,該公司可訂購的第一批選定改性物包括適用于經認證可堆肥購物袋和有機垃圾袋、可土壤生物降解農地膜和包裝等應用。因此,巴斯夫創新生物聚合物和服務可就近為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方便快速的服務,用更短的交付時間,確保客戶更快適應不斷變化的塑料法規。
巴斯夫方面介紹,ecovio是優質生物聚合物,已經獲得國際和國家標準認證,可在工業和家庭堆肥條件下,或農業土壤中由微生物進行生物降解。巴斯夫生物聚合物是少數經認證的可堆肥聚合物之一,符合歐洲食品接觸法規和美國食品接觸物質通知的要求。
巴斯夫介紹,ecovio是巴斯夫己二酸丁二醇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產品ecoflex和其他可再生原材料的共混物。ecovio的典型應用包括有機垃圾袋、保鮮膜、水果和蔬菜袋以及農地膜和食品包裝等。研究顯示,ecovio在食品生產、包裝和保質期以及食品垃圾收集方面具有優勢。該材料可通過更大體量的堆肥方式,減少食品垃圾,讓養分重返土壤,還可避免持久性微塑料在農業土壤中積聚。這有助于通過有機循環閉合養分循環,從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巴斯夫全球生物聚合物營銷負責人Marcel Barth表示:″憑借當地的改性產能,我們將更有效地滿足亞太區域薄膜制造商的需求,從而加速在亞洲市場上的業務增長。許多亞太國家即將出臺新法律法規,以推行可堆肥材料在包袋應用、農地膜和包裝中的應用,可以預見,該區域市場發展前景積極且充滿希望。″
17日,記者在Chinaplas國際橡塑展上獲悉,巴斯夫公司推出了多項生物質平衡(BMB)認證的產品牌號。這些產品材料來自有機廢物或植物油,比傳統產品降低了約70%的碳足跡,更加有助于節約化石資源,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產品碳足跡包括原料開采、前體制造、成品制造到產品離開工廠交付出去的全過程產生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據介紹,巴斯夫此次在Chinaplas國際橡塑展上展示的產品包括Ultramid聚酰胺(PA)、Ultraform聚甲醛(POM)、聚醚多元醇Lupraphen、Elastopan聚氨酯(PU)、Elastollan熱塑性聚氨酯(TPU)。這些獲認證的牌號是對2022年10月推出的Ultraform 生物質平衡牌號的補充。
據悉,在推出全新生物質平衡產品的同時,巴斯夫也將從2025年起開展更多驗證其監管鏈的基地認證,以及化學循環產品。目前,巴斯夫位于中國的所有特性材料裝置都已經采用可再生能源。
此外,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巴斯夫還面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市場提供50多種聚鄰苯二甲酰胺(PPA)化合物,用來支持汽車工業、電氣和電子以及機械工程和智能消費品領域對輕量化、高性能塑料部件的市場需求。
特別是巴斯夫位于廣東省湛江市的熱塑性聚氨酯裝置,也將于2023年下半年投產。該項目投產后,連同生產改性工程塑料的裝置一起,將為汽車、電子和電動汽車行業對汽車電氣化和電子設備微型化的需求提供產品供應。
″我們的投資和對合作、碳管理及實現循環經濟的關注是我們下一個增長階段的關鍵。″巴斯夫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特性材料部負責人鮑磊偉(Andy Postlethwaite)說。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表示,隨著綠色轉型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動力,化學創新在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未來,巴斯夫將繼續關注碳管理、循環經濟等問題,發揮其設計、模擬服務的綜合優勢,以此來支持中國和亞太區的創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