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柑橘品种盘点:顶峰之后,前所未有的大厮杀正式开启
從2019年往前推十年,是柑橘產業的紅利期。在這一輪紅利中,柑橘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柑橘產業拐點來臨,以廣西砂糖橘、沃柑、四川耙耙柑、不知火等為代表的主要產區的熱門品種,價格大幅下跌,甚至腰斬。2020年,贛南臍橙遭遇了連續7年高價之后的首次下跌,跌幅達到一半。這些過了紅利期或紅利趨弱的老品種,還能如何發展?2020年,我國柑橘主產區的老品種在達到面積高峰后進入全面的大廝殺,在這個過程中將逐漸理性回歸。新品種層出不窮,市場混亂,炒作之風盛行之下,誰能最終勝出還需市場實踐。
對作物產業而言,抓住了品種紅利,也就抓住了產業紅利。無論是哪個作物產業,品種都是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
開局決定結局,選對了品種,就決定了50%的成功。
但是,在國內如今上層整體規劃缺失的大環境下,品種紅利也有自己的“壽命”,也就是所說的周期。品種紅利能持續多久?在品種紅利示弱的低迷時期,該如何理性發展?
這里,筆者重點以廣西、江西、四川等我國最具代表的柑橘產區為例,分析一下各產區熱門品種的基本情況。
在我國3800萬畝(2020年)的柑橘總種植面積中,廣西、四川、江西這三個主產區占比就達到了54%,超過了一半。
砂糖橘和沃柑是廣西最具代表性的兩大主流品種,從2016-2020年,廣西柑橘面積擴增約310萬畝,其中砂糖橘擴增約100萬畝,沃柑擴增約200萬畝。砂糖橘作為廣西的老品種,在廣西柑橘整體種植中占比基本在50%左右。從300萬畝到400萬畝,五年時間擴增約100萬畝,平均每年擴增20萬畝速度。相比砂糖橘,后來發展的沃柑,有專家說是近十年來推廣發展最快的柑橘品種。2015年快速擴種,截至2020年,5年時間內發展了近200萬畝,每年保持40萬畝的擴增速度。
但對應的價格,從2018年開始,砂糖橘、沃柑紛紛出現轉折,價格持續下降。
作為全國晚熟柑橘的優勢產區,四川占據全國晚熟柑橘60%左右的比重,近幾年的發展很受矚目。從2016—2020年,四川柑橘種植面積擴種約220萬畝,每年保持44萬畝左右的增速。
占比較大的晚熟柑橘,從2016年的160萬畝到2020年的230萬畝,擴種面積在70萬畝左右。眉山、南充是四川晚熟柑橘最具代表性的兩大產區,2020年,南充晚熟柑橘種植面積130萬畝,眉山88萬畝。愛媛38、春見、不知火是四川三大主流品種,數據表示,2020年,耙耙柑種植面積在300萬畝以上,愛媛種植面積120萬畝。(注:以上數據綜合網上多家媒體、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等資料所得)
同樣的,隨著面積快速擴增,從2018年開始,四川春見、不知火價格出現大幅跌落,甚至腰斬。
與廣西、四川柑橘產業發展得快、品種多等不同,近幾年,江西柑橘整體發展較為平穩。作為國際地理標志農產品,從銷售價格來看,贛南臍橙在過去的幾年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地頭收購價維持在3元/斤左右,但2020年,因受極端凍害天氣以及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贛南臍橙價格在連續六七年堅挺后,迎來了首次下跌,且平均跌幅達到一半,為1.5~2.5元/斤。
廣西、四川、江西這三個產區的老品種基本反映了一個局面:以砂糖橘、贛南臍橙、耙耙柑、不知火、愛媛38等為代表的老品種發展空間已經飽和,甚至過剩,與過去相比,品種紅利不復存在。在種植面積達到頂峰之后,老品種全面進入廝殺淘汰期。在這個過程中,聚焦品質是重中之重,是優果優價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