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生物技术潮流化

作者:《农资与市场》传媒 2024/4/21 9:10:03
        生物技术潮流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可持续农业理念的兴起和环保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从跨国农业巨头到生物行业龙头企业,再到创新型初创企业,甚至是经销商群体,都看到了生物领域的巨大潜力,并纷纷积极布局,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打破现有的困境,寻找新

        生物技術潮流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可持續農業理念的興起和環保需求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從跨國農業巨頭到生物行業龍頭企業,再到創新型初創企業,甚至是經銷商群體,都看到了生物領域的巨大潛力,并紛紛積極布局,以期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打破現有的困境,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生物技術產業充滿活力和潛力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引起農資行業關注的是,《規劃》提出運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劑等生物技術,推動實現水體脫氮除磷、重金屬土壤修復、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推動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發展污染物生物環境響應監測、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復、生物資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環保產業鏈,助力打贏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堅戰。


        據統計,2022年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6萬億元,2014至2022年期間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3.87%。從細分市場上看,我國生物技術行業主要以生物醫藥為主,占總市場規模比重的24.28%;其次是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占比不足5%。


        雖然,我國農業領域生物技術應用占比不高,但近幾年其應用規模確實在不斷增長。譬如,生物技術的肥料市場規模就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以微生物肥料為例,當下在我國微生物肥料已成為肥料行業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


        根據農業農村部肥料業務管理系統數據,截至2024年3月21日微生物相關登記證數量10529個,其中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料等都是登記的熱門品類。


10-1.jpg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指出,微生物肥料是綠色(生態)農業的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已成為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未來5-10年將是生物產品發展的新階段。


        更多入局者推動行業的競爭力提升


        過去幾年,全球農業巨頭在生物領域的布局可謂是波瀾壯闊。以先正達、拜耳、巴斯夫、科迪華為代表的農業巨頭,通過一系列戰略投資與并購,以及多方位的合作,積極拓展各類生物產品線,借助自身廣泛且成熟的網絡渠道,迅速實現產品的銷售。


        譬如,對瓦拉格羅的收購就極大提升了先正達在全球生物刺激素和特種肥料市場中的地位。2020年,先正達生物制劑的銷售額為1.22億美元,2021年升至3.12億美元,2022年進一步增至3.36億美元。對世多樂和興播的收購也使科迪華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健康生物制品企業之一,極大豐富了科迪華的生物產品組合。


        企業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在生物技術領域地位的同時,不僅加速了生物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還促進了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提高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巨大的發展潛力,也推動了各大中小型農業公司投身生物產業,持續提升研發實力、豐富產品組合、開拓全新市場。


        譬如大井生物通過液體發酵工程技術、孢子低損傷富集與干燥技術、代謝物常溫濃縮技術等的系統創新,開發出適合作物全生育期使用的防病和促進作物生長木霉系列產品;云圖自主研發多肽營養增效應用技術,比如桿菌肽鋅、多肽類抗生素等,配套獨有的生產工藝和針對性的檢測方法;鄂中仟金方微生態復合肥,將無機養分、有機養分、微生物菌劑三者有機融合,既具有營養均衡、土壤修護、農產品健康功效,又能促進減肥、減藥、增效目標;華強化工集褐煤腐植酸生物降解活化技術與新型腐植酸有機無機復混肥螯合技術于一體,研發出高活性新型腐植酸有機無機復混肥。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將“生物+”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中,成為新階段的主要戰略。譬如,2023年中化化肥年初發布了最新的戰略規劃—“生物+”戰略規劃,利用生物技術對原有的常規產品進行迭代升級,在達到養分高效利用的同時,具備更多的功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從而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快速增長的生物產品市場僅是個開始,總體來說,目前應用了生物技術的產品的市場占有量仍比較低,有待開發新的成分以應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種種挑戰。


        因此,生物技術應用市場未來的增長潛力巨大。我們也期待生物技術未來在農業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相關推薦